被AI术语砸晕的头三天
上个月刷抖音看见AI画图,我寻思这玩意儿不挺简单?结果打开教程第一页就傻眼了——什么神经网络机器学习,跟看天书似的。气得我把咖啡泼键盘上,连夜下单新键盘。
第一步:先学挨骂
我蹲在程序员论坛当舔狗,逮着人就问"大佬带带"。有个老哥被我烦得不行,甩过来三句话:1.闭嘴 2.装Python 3.去菜鸟教程 我麻溜照做,结果第一天就被代码嘲讽:
- 照着敲print("Hello World")
- 返回给我个SyntaxError
- 原来把括号打成中文的了()
第二步:当人肉复印机
在B站找了个黑眼圈比熊猫还重的阿婆主,跟着他的残影敲代码:
- 硬啃了三天Python基础
- 笔记本贴满"别拼错变量名"的便利贴
- 拿自己照片当实验品,结果AI把我识别成藏獒
第三步:偷师Kaggle
混进全球最大的AI菜市场,发现大佬们白送的剩饭真香:
- 扒了个手写数字识别代码包
- 把MNIST数据集当俄罗斯方块玩
- 训练完模型那天,电脑风扇嚎得像拖拉机
第四步:跪着调参数
以为搞定了就能躺赢,结果被现实抽得啪啪响:
- 第一次预测准确率28%,不如瞎蒙
- 熬夜改学习率改到眼冒金星
- 把epoch调到1000次,电脑烫得能煎蛋
第五步:逼AI说人话
终于等到装逼时刻,结果给朋友演示翻车了:
"牛!这AI能干嘛"
"能..能认数字?"
朋友看我的眼神像看傻子。
连夜改了个网约车调度预测模型,第二天拿小区打车数据跑出来,总算能吹牛说AI帮我省了等车时间。
现在敢自称萌新了
上周邻居大妈让我修路由器,我指着闪烁的指示灯瞎扯:"您看这绿灯频次,明显是梯度下降优化了信号路径!" 大妈反手给了我一簸箕鸡蛋:"说人话!" ——行,至少证明我还没学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