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我去年想转行AI说起
去年年底,看着满大街都在喊AI革命,我这干了快十年的老码农也坐不住了,寻思着要不也学点新东西,别被时代列车给落下了。北京嘛AI培训广告那叫一个铺天盖地,朋友圈、电梯广告、公众号推文,一天能刷到十几家,个个吹得天花乱坠,什么“学完即就业”、“保底月薪两万起”,看得我这个老江湖心里都直痒痒,差点就信了邪。
踩的第一个大坑,就是信了“包就业”的鬼话。 当时特地去海淀一家号称跟大厂有“深度合作”的机构听了试听课。教室那叫一个高大上,大屏幕亮得晃眼,讲师讲几个AI名词也挺唬人。课后顾问那张嘴,跟抹了蜜似的:“大哥您放心,我们跟某里、某讯都有内推通道,学完包您满意的工作!” 我心一动,差点当场就交了两万八的学费。结果?回家留了个心眼,托在厂里当个小主管的朋友打听了一下,人家直接甩我一句:“啥深度合作?就我们HR邮箱常年塞满了他们发的垃圾简历,看都不看!” 得,幸亏没上头。
第二次栽跟头栽在“名师”上
有了第一次教训,我聪明了,专挑宣传页上挂着一堆“硅谷大牛”、“清北教授”头像的机构。千挑万选,砸了小一万块报了个周末提升班,就冲那“张博士”的名头去的。开课那天,我早早到了教室,等着见“大牛”。结果走进来的是个小年轻,说话磕磕巴巴,对着PPT念都费劲。我忍不住课间问他:“张博士?” 那小哥一脸尴尬:“...张博士..呃...临时有事,我是他带的博士生。” 好家伙!那宣传页上印得比脸盆都大的“张博士主讲”就这意思?讲的东西全是基础概念抄论文,实操环节代码报错一堆,助教过来瞅两眼,两手一摊:“这情况?你试试重启下。”这钱花得,跟打水漂似的。
实战试水摸清真伪
两回被坑,我这倔劲儿上来了,非得薅出个靠谱的羊毛不成。这回策略变了,啥“名师光环”、“包就业”都滚一边去。我就瞄着一点:有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练手。 我缩小范围,专门找那种敢放完整课程大纲、敢让你提前看项目案例的。筛出来两三家,一家一家去现场磨。
有一家吹得最响,前台豪华得像五星级酒店,顾问西装革履,张嘴闭嘴“前沿模型”、“百万级项目实操”。我说:“别光说,你让我看看学生做的东西呗,代码仓库、项目文档都行。” 那顾问笑容立马僵了,开始顾左右而言他:“...这个...涉及知识产权...不方便公开...我们有内部环境...” 得了,这不就是怕露馅嘛赶紧撤。
定下的那家,说实话门脸真不咋地,在中关村一个有点老的写字楼里。吸引我的是人家当场就给我在笔记本上登陆了他们学习的内部实验平台,界面看着有点糙,但能让我亲自点开几个正在进行的项目任务!看那些学生的代码提交记录,项目迭代过程文档,虽然有些写得也不完美,但一看就是真刀真枪在做的活儿,有讨论区、有助教答疑截图。我特意找了个看上去比较复杂的目标检测项目,要求他们展示其中几个关键任务的实现思路和遇到的难点解决过程。带看的老师也没推脱,直接调出资料跟我聊了快半小时,虽然有些技术细节他不一定讲得特别透,但能感觉到这项目是真实干过的,不是摆拍糊弄人。
选定了!效果是硬道理
折腾了小俩月,学费也交了(这回不到两万,肉疼但感觉值当点),踏踏实实跟着学。过程嘛绝对不轻松。课程安排紧,作业量不小,周末基本全搭进去。但好在有几点让我觉得靠谱:
- 真有环境练:不是那种云端给你个现成的调参界面点点钮,是需要自己真配环境、处理数据、跑模型、看日志的,虽然一开始各种报错搞得头大,但搞通了是真涨本事。
- 项目有人盯:一个班配一个固定助教(不是那种满场飞的),还有一个技术大佬随时在线。你的项目代码push上去,真有review,提的问题一针见血。我有次卡在某个数据集处理上,凌晨一点多在群里问了句,大佬居然秒回给了个思路!后来才知道人家刚处理完国外团队的邮件...
- 成果看得见:做的项目虽然小,但功能完整,从数据处理到模型训练评估上线跑demo,一条龙走下来。结课时要答辩,台下坐着几个业内的技术负责人(感觉就是老师的朋友或者以前的学生),问的问题贼刁钻,但过关了是真觉得自己脱了层皮也长了真本事。
我现在离“AI大神”还差得远,但至少入了门,知道这趟水有多深,也知道怎么去游了。总结我这血泪教训,就四点实在话:
- “包就业”九成九是坑。 真有那本事,直接开猎头公司得了!
- “名师”要看真人、真声音、真干活,头衔和照片信不过
- 项目案例必须细看、深挖、动手碰。 不让看真实项目的?下一个更乖!
- 学习过程得苦逼。 没作业、没卡壳、贼轻松学会高薪技能?童话都不敢这么编!效果是熬夜调bug熬出来的。
北京AI培训的水太浑了,我那两万八要是真打水漂了,估计老婆能把我扫地出门。各位哥们姐们儿要想报班,眼睛擦亮点,别被忽悠瘸了。记住这四点,不敢说百分百避坑,但总比瞎撞强,都是我用真金白银和周末休息时间换来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