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被现实打了一巴掌
去年辞职想搞点事,一拍脑袋决定搞AI教育。租了个小办公室,招了仨老师,买了几台二手电脑就开张了。结果第一月招生微信才加进来20个人,试听课讲到"机器学习"这个词的时候,家长眼睛直接飘天花板去了。
自己折腾踩大坑
想着省点钱自己搞教学系统:
- 淘宝买了个题库系统,结果导入Python题目标签全乱套
- 让侄子帮忙做AI对话机器人,回复永远都是"请重新输入"
- 最惨的是直播课平台,有次给30个学生演示代码,系统直接卡到冒烟
有个家长当场退群,私信甩过来一句:"你们这系统还没我家微波炉智能",臊得我三天没睡好觉。
被逼着找外援
有天刷朋友圈看见老同学晒学生作品,点开一看惊呆:10岁小孩做的AI小游戏居然带人脸追踪。连夜打电话取经,他丢过来五个字:"你平台选岔了"。
第二天扛着笔记本就杀去他办公室。看他演示教学系统的时候,我手都在抖:
- 老师点两下就能给不同学生推送不同难度的题
- 学生写完代码立刻能跟AI助手斗嘴改bug
- 最绝的是家长手机能实时收到孩子闯关的短视频
重新折腾的血泪史
回来就把原来系统全拆了,但挑平台比选对象还难:
- 有家吹得天花乱坠,试用时连学生名字都能显示成乱码
- 有家服务器在外国,学生做题延迟得像树獭打键盘
- 还有家收完钱发现手机端根本打不开摄像头
前前后后试了七八家,头发抓掉一大把,锁定两家做终极PK:
- A平台胜在丝滑:拖拽就能建AI项目,小白学生半小时能搭出会聊天的机器人
- B平台赢在细:连学生敲代码的手速都统计,错题本自动关联讲解视频
纠结到凌晨三点,看见B平台更新公告里写着"本周新增AI绘画课程模板",当场拍板打款。
真香现场来了
换完平台简直打开新世界:
- 以前备课三小时现在半小时:直接调平台里的项目模板改改
- 招生转化率翻倍:家长在体验课就能收到孩子做的AI表情包
- 最意外的是续费率:学生追着老师要"闯关金币"买高级AI模型
上个月搞开放日,有个六年级娃用平台工具做的垃圾分类小程序,直接让科技公司老板塞了张名片,说要预定他毕业。
摔出来的经验
现在每天睡前必做三件事:
- 检查平台后台预警(被宕机搞怕了)
- 翻学生AI作品墙找灵感
- 盯着课程更新列表抢新功能
要是当初死磕自己开发,现在估计还在修直播课的音频延迟。选对工具真是把力气花在刀尖上,连扫地阿姨都说最近教室里的叹气声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