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必须跟你们唠唠我咋挑AI培训平台的,这一路踩的坑简直能填游泳池!事情是这样的,上个月被公司优化了,想着赶紧学点AI知识转行,结果搜培训平台看得眼都花了。
第一阶段:瞎摸索直接掉坑里
我图省事直接报了首页广告跳出来那个平台。好家伙,3980的课全程都是机器人在答疑,我问"卷积神经网络具体咋调试",它反手给我推了个炒菜教程链接!气得我当晚就申请退款,结果客服电话永远占线。
- 踩坑点1:付款后发现课程全是五年前录好的视频
- 踩坑点2:练习题答案跟题目根本对不上号
- 踩坑点3:承诺的就业推荐是招聘网站链接
第二阶段:学聪明了搞对比
这回我拿了张A3纸,把二十多个平台的试听课全撸了一遍。每天上午九点准时蹲电脑前,左手咖啡右手小本本记录细节:老师讲课时有没有打磕巴?案例用的是假数据还是真项目?连他们课后拖堂几分钟都记下来了!
最逗的是某家号称"硅谷名师"的,试听课背景音里老有公鸡打鸣。我扒了他们师资介绍里的公开论文,发现最新的是2016年发的——合着六年没更新过技术!
第三阶段:锁定三家玩命测试
挑了ABC三家进入决赛圈。我使了个损招:用凌晨两点的账号同时给三家客服发技术难题。A平台机器人自动回复"上班时间联系";B平台倒是真人回复,但答非所问让我去看FAQ;只有C平台的老师当场给我写了段代码截图,还画了流程图!
为了测实战训练,我专门在final project环节挑刺。说他们提供的练习数据有问题,看老师怎么处理。结果A平台直接换了个数据集糊弄,B平台让我自己改代码,C平台的助教直接视频接入,带着我一行行Debug了四十分钟!
憋出三大干货标准
折腾大半个月终于悟了:
- 别信课程大纲!直接要最新三期学员的课程表,看具体教了什么工具
- 别问师资背景!去GitHub搜老师账号,看最近半年commit记录
- 别管就业率!潜伏到他们往期学员群看聊天记录,重点观察毕业后三个月动向
现在我在的这个小破机构,连官网都土得掉渣,但老师半夜两点还在帮学员改简历。昨天刚用课上教的技巧面过家大厂,虽然钱没给到位…嗐,这年头能找到真人教学的就不错了!
(小声bb:前两天发现之前3980报的坑爹平台换了个名字又在首页打广告,水太深了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