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粉丝私信问我宁波学人工智能难不难,自己完全零基础想入门。正好我去年在宁波折腾过这事,从头到尾踩了不少坑,就决定把整个学习过程原汁原味记下来。
开局就是瞎找教程
刚开始我在手机应用商城搜"人工智能教学",跳出来一堆花里胡哨的APP。挨个下载试了五天,发现全是卖课的广告机器人。气得我半夜删软件,手指戳屏幕戳得发烫。后来直接骑车到宁波大学周边书店转悠,在教材区角落扒拉出一本《AI应用入门》。翻开一看全是数学公式,当场就把书塞回书架了。
实在没辙跑去本地培训机构踩点。在江北万达写字楼转了五家机构,销售开口就是两三万学费。有个小哥还拍胸脯说包就业,结果我让他拿学员就业名单,他支支吾吾掏不出来。出门时看到隔壁编程班学生在走廊啃饭团写代码,这才知道他们午休就一小时。
自己动手摸出路子
回家路上刷短视频,偶然看见个教图像识别的教程。按视频操作下了个免费软件,结果第一次训练电脑就卡死三次。后来发现是十年前的老笔记本显卡太破,连夜借了朋友淘汰的游戏本。
真正开始是这么干的:
- 每天蹲B站跟练 关注了三个播放量过百万的教程号,手机支架夹着平板,人家点鼠标我跟着点
- 死磕案例拆解 把预测房价、猫狗识别这种小项目反复做了七八遍,连数据表格都自己重新输
- 混本地技术群 在QQ搜"宁波AI交流",加群第一晚被十几个文件砸晕,挑了个车牌识别项目跟着改
笔记本键盘缝里全是干脆面渣——那阵子经常熬夜调参数。最惨是某次跟着教程敲代码,漏了个逗号报错,蹲马桶时都在想这事。
资源薅羊毛大法
在宁波图书馆数字资源栏翻到免费数据库,用市民卡账号登进去扒数据集。有回在鄞州书城看到教材打五折,直接扛了三大本回家。发现本地高校公开课列表后,每周三晚雷打不动蹭在线讲座,有次教授讲到方言识别还特地录屏反复听。
最管用的是参加本地技术沙龙。记得去年圣诞夜在东部新城咖啡店,二十几个新手围着大佬问问题。我贡献的零食被扫荡一空,但换来了部署模型的核心技巧。现场认识个慈溪工厂小哥,现在还会互相催项目进度。
新手上路避坑建议
这半年折腾下来,给宁波新手几个实在建议:
- 别迷信培训班广告,很多所谓"项目实战"就是改参数
- 老电脑跑不动别硬扛,网包夜都比报班便宜
- 豆瓣同城搜"AI兴趣组",线下组队效率翻倍
- 政府公益培训多盯着点,去年高新区就办过免费训练营
上周用自学的模型给小区物业做了个停车识别工具,虽然识别电动车还会抽风,但保安大爷说比手写登记强。学习路线图我都存云盘了,要的私信甩邮箱——记住别花钱买课,这玩意儿自己扒拉完全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