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411-31978321

ai教研未来怎么变?把握三个趋势抢占先机

标签: 2025-10-09 

今天想跟大伙儿唠唠AI教研这块儿的事儿,不是讲大道理,就说说我这小半年的实操经历。

开头真把我折腾够呛

就上个月,我正给下学期初中数学课准备材料,光整理知识点、设计练习题、搜找教学案例就花了我整整一星期!脖子都僵了,还没啥突破性的亮点。我心里直犯嘀咕:这老路子还能走得通不?

第一个尝试:AI成了我赶工期的救星

手上那份积压了十天的教学PPT,甲方催得我嗓子冒烟儿。以前干这活儿,我得在网海里泡到眼花缭乱,下载、筛选、整合,哪一步都得掉把头发。那天实在被逼急了,把单元教学大纲往某个AI工具里一塞,试着让它帮我找点新鲜材料

  • 先输关键词:我把“二元一次方程应用”、“生活化案例”丢给它;
  • 再精调指令:补充一句“要2023年后的新案例,别太理论,带点图表”;
  • 结果还挺快:五分钟不到,吐出来三个挺接地气的购物折扣和出租车计费模型案例,还附了图!省了我至少半天翻资料时间。

碰壁后发现的第二个方向:数据化批改太香了

批作业永远是体力活儿。四月份给班上50个娃批单元卷,改得我半夜眼睛都花了。索性把手写卷子拍照,传给能识图的AI试试看。结果真吓我一跳——

  • 计算题对错秒识别,打叉画钩儿一点不含糊;
  • 应用题居然还抓关键词,比如“小明解法正确但步骤跳太快,逻辑分扣2分”;
  • 更牛的是自动生成全班错题统计表,谁错在哪个知识点上一目了然!

不过有一回也翻车了:小明的列式笔迹太潦草,AI把“÷2”认成“÷7”了,气得小明直跳脚。教训!这玩意儿得复查!

第三个动作狠活儿:定制课堂剧本

上个月开公开课心里没底,偷偷试试用AI当“编剧”。我把教学目标和学生摸底成绩塞进系统,让它生成个性化课堂流程

  • 第一阶段针对成绩弱的学生,设计小组拼图游戏补基础概念;
  • 第二阶段给基础好的准备闯关探究题;
  • 连板书结构都帮我设计好了,左边公式推导树,右边生活应用题库——这模块化思路以前压根没想过!

公开课那天后排老师都说我这课堂组织得贼流畅,我心虚得很,全是跟着AI排的剧本走

现在回头看,三个趋势抓得住

折腾这么一大圈,三点实实在在的感受:

  • 别让AI当老师,让它当打杂小弟:搜素材、批基础题、搞分析报表这类磨时间的事甩给它;
  • 机器眼比人眼毒:50份卷子找知识漏洞?人看麻了也记不住,AI十分钟拉表门儿清;
  • 量身定制真不难了:以前分层教学光是设计不同难度练习就累瘫,现在交给AI分分钟切

昨晚我泡着枸杞茶边复盘边乐:这半年踩的坑值!早动手的人已经在琢磨怎么把教研玩出新花样了,还在观望的同行们,真得赶紧试一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