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嘛今天聊聊我在国内搞AI创作的那点事儿。之前网上总有人说AI生成内容厉害,我就心痒痒的,决定自己也上手试试。咱不是啥专家,就纯小白瞎折腾。
先选个工具玩玩
我上网搜了下国内有啥靠谱的AI平台。看那些评论里吹得天花乱坠的,推荐了好几个国产APP,说中文支持还免费。我挑了一个大伙儿都说容易上手的。啥都不懂,就直接下载安装了个官方应用。
开始捣鼓设置
安装完刚打开,整个界面花里胡哨的,看得我头大。我得注册账号,折腾了半天填信息、验证手机,密码输错好几次才搞定。登陆后,主界面有个“创建内容”的按钮,我一点,跳出一堆选项:文字、图片、视频,选都选不过来。我就选定文字生成,目标写“讲个北京的胡同文化故事”。这步最重要,我就按默认设置瞎设了参数,比如字数调到800。
一切就绪,点下生成按钮。等了老半天,系统加载圈转了又转。电脑风扇嗡嗡作响,热得像蒸笼。好不容易出结果了,我打开一看:这写的啥玩意儿!句子半通不通,胡同历史全错了,还冒出句英文夹杂在里面。气得我差点骂娘。
折腾几下调整
我不死心,重新来一遍。这回吸取教训,把内容目标改成“简单讲胡同小吃”,还把语言风格调成更口语的。我打开高级设置,学着网上别人教的:
- 第一条,把生成模型从普通换到进阶版本,速度是慢点,但效果
- 第二条,加了个提示词:“多写点接地气的感受,别太正经”。
- 第三条,设定试错次数多点,免得再死机卡住。
又点生成,等等。这回,生出来的文章顺眼多了,几句话就把豆汁炸酱面的味儿讲得人馋兮兮。还结合我平时逛胡同的经历,看着真像人写的。
收工总结
整个过了一遍,花了我俩小时,累得像搬砖。成果就是篇还凑合的小作文,我贴到自己账号分享出去,评论里有人夸有人喷,挺热闹。回想一下,国内AI创作玩意儿,看着高大上,需要多试几次。新手别太急,选准设置最重要。不然效果差得离谱,跟白费时间似的。现在明白为啥那么多博主爱用了:练好了手,它确实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