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网上好多人在吹AI模型训练培训,说学了就能快速提升,我心里还挺痒痒的。就冲着“提升快”这个点,我就报名参加了一个在线培训课程,想着赶紧把手头的小项目搞定。结果,一开头就出了茬子。
培训的坑可真不少
第一周,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说什么“模型训练就点几下鼠标就行”,我听了还挺激动。可轮到我自己动手时,连个数据集都搞不定。培训平台给我扔了堆乱七八糟的数据,全是图片和文字混在一块儿,大小还不一致。我试着自己整理,结果电脑卡得不行,折腾了好几个晚上,进度条慢得像蜗牛爬。培训群里问老师,人家就丢下一句“多练习”,屁用没有。
接着搞模型训练部分,老师说用默认设置跑几遍就ok了。我就傻乎乎点了个按钮开始跑,结果跑了整整一天,模型死活不收敛,出来的预测全是瞎猜。气得我差点拍桌子骂娘。没办法,只能自己找辙——我去翻了培训笔记,又看了些论坛里的土方法。硬着头皮调整参数,比如把学习率调低点,加点正则化啥的(说白了就是别让模型学得太死板)。这回再试,总算跑起来了,可准确率还是低得吓人,连一半都不到。
自己折腾出的门道
培训后半段,我算是看透了:指望老师喂饭不行,得靠自己摸索。我开始琢磨怎么提效,先从数据集下手。我把那些垃圾数据全删了,找了些干净点的小样本试试,这样电脑负担小点,跑得快。然后,模型训练时我也不贪多,每次只跑一小段,看结果再调。比如有次我发现数据不平衡,模型就偏向了多数类,我试着给少类样本加点权重,这下好多了,准确率慢慢爬升。
整个培训结束,我花了一个多月,提升速度真没想的那么快——培训前以为几天搞定,结果拖这么久。不过摸到头绪后,后续的小项目我倒是得心应手了点。比如练手的电商模型,我用自己总结的土招,效果还真上去了。现在想想,培训就是个引子,自己动手才真长本事。
10个技巧干货分享
吃一堑长一智,我把实践中压箱底的门道整了10条,都是踩坑换来的,大伙儿直接拿去用:
- 别急着上课:培训前先拿个小项目热身,免得跟不上节奏。
- 数据要清爽:乱七八糟的数据先清洗干净,别嫌麻烦。
- 小步快跑:训练别贪多,每次跑一小点看结果再调。
- 电脑别卡死:数据太大就裁剪点,省得机器死机。
- 调参靠试错:学习率啥的调低再调高,多试几次就有手感。
- 多看社区土招:论坛里大神分享的土方法比老师管用。
- 别全信老师:培训内容当成参考,自己动手是王道。
- 保存中间结果:每次训练后存个档,错了还能返回去。
- 平衡数据集:样本不平衡就加点权重,别让模型偏科。
- 心态放平:提升快是忽悠,坚持试错才是真本事。
就这10条,照我路子走,你肯定能少走弯路。总结一句:培训不是万金油,自己捣鼓出来的才是硬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