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分享点关于国内人工智能发展的实践过程,就从我开始琢磨这事说起。那天看新闻说AI又火了,一堆公司在炒概念,我就好奇国内到底咋样了,会不会有啥新趋势。于是我决定动手搞个分析。
第一步:查资料查到我头大
我找了个周末,坐电脑前开始查网上资料。打开几个平台看看评论,结果发现信息乱成一锅粥。这边说大模型厉害得很,那边又说落地难,全是吹牛的。我想整理出点靠谱内容,但点了一堆帖子,只觉得头疼。
第二步:上手试了试工具
光查不行,我就下几个热门AI应用来试试。选了几个国产的,像聊天助手和图片生成器。一个一个注册账号,打开操作。点来点去,功能乍看牛掰,一用到实处就卡壳。生成个图片,提示写"中国风",结果出来个不伦不类的西洋画风;聊个天,稍微问点行业问题,AI就瞎编胡扯。试了一圈,累得我够呛。
第三步:找朋友聊聊现场情况
觉得工具不靠谱,我又想看看真实行业咋玩。微信里找几个老同学,都是做互联网的,约出来喝咖啡聊聊。见面后,一个在创业公司的说他们搞AI项目快饿肚子了,巨头把资源吸光;另一个在大厂的叹口气,说内部团队推诿扯皮,新功能推不出。听他们说,我感觉国内AI就几个趋势:
- 巨头独霸:像腾讯、百度这些砸钱堆大模型,小公司跟不上。
- 落地难产:吹得天花乱坠,真要进医院、进工厂,AI识别个零件都费劲。
- 泡沫一堆:投资人跟风砸钱,公司拿AI当幌子圈融资。
第四步:我的亲身经历
为啥我这么清楚?说到这儿就勾起我去年那档子破事了。我在一个教育公司打工,老板突然要推AI课程平台,硬塞给我负责开发。团队缺人手,我天天加班到半夜,写代码调接口,好不容易搞出个测试版。结果上线三天,用户反馈说AI答题错一堆。老板不讲理,直接怪我能力不行,找了个借口把我开了。工资拖着不发,我微信被删好友,电话打不通。那会儿正赶上房租到期,我差点睡大街。
我跑去送外卖糊口,干了两个月才缓过来。这事让我悟出点东西:国内AI喊得响,但底层员工累成狗,还得看上面脸色。
总结出的新趋势
折腾一圈下来,我觉得国内AI未来就那样:
- 大公司继续玩烧钱游戏:中小玩家全被挤出去。
- 行业应用慢慢渗透:医疗、教育这些地方能捞点好处。
- 普通人别瞎掺和:普通人搞AI项目基本白搭。
我的实践到头就是一句话:看热闹行,真下手要小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