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广告忽悠瘸的开端
三月份朋友圈突然铺天盖地全是AI培训广告,啥“学完年薪百万”、“零基础进大厂”,看得我心痒痒。顺手填了几个手机号,好家伙,第二天电话被打爆!平均一小时仨推销,张嘴就是“限时优惠明天截止”,吓得我差点当场刷卡。
亲自上阵扒皮
被催烦了反倒冷静下来,连着三周啥也没干,专门折腾这事儿。先让每个推销的把课纲发我邮箱,攒了十几份PDF。白天上班摸鱼开俩电脑屏,左边挂官网介绍,右边开天眼查扒公司老底。
坑点1:名字唬人 有个机构吹“中科院合作”,结果查注册信息就是个去年刚成立的小公司,股东俩人是卖保健品的,跟中科院八竿子打不着。
坑点2:师资注水 宣传页挂着“前鹅厂AI首席科学家”大头照,搜人家LinkedIn才发现,这人就是个短期外包实习生,头衔全是自己编的。
肉身试毒实录
挑了五家能免费试听的,连续五天晚上蹲电脑前当侦察兵:
- 试听课A: 老师全程念PPT,口齿比我还含糊,评论区问个问题半小时没人理。
- 试听课B: 吹“实战项目”,结果全程在教怎么注册GitHub账号,气得我直接关网页。
- 试听课C: 这老师倒是真干过项目,可讲课跟说天书似的,满嘴“Transformer”、“贝叶斯优化”,小白进去直接听懵圈。
最绝的是某机构,试听课刚结束就弹支付页面,“今日报名送价值3999元职场大礼包”,点开一看——5份某宝9块9包邮的PPT模板。
野路子土办法
试听课不够解馋,我直接钻论坛找线索。混进几个程序员扎堆的群,蹲了整三天看人唠嗑,还真捞着干货:
- 扒拉出两家骂声最少的机构代号(为避免广告嫌疑就不说名儿了)
- 记下群里老哥反复提的核心指标:实战项目是否带企业真数据、改作业是助教还是主讲亲自批、有没有签退款黑合同
还按群友教的损招儿,每天偷偷把手机夹在课本里录试听课,回头用语音转文字扒拉关键词,看看干货密度够不够。
押宝时刻
锁定的那家机构,打动我的就三点实在的:
- 试听课当场演示调bug,老师键盘敲得噼里啪响,压根不藏着掖着
- 合同里用加粗字体写清楚“三天内无条件全额退款”
- 老学员偷偷给我看他们做的项目,数据居然是脱敏后的真病理报告(虽然名字身份证号全打码了)
交完钱反倒一身轻。什么“学完保底薪资30k”都是虚的,能踏踏实实跟着敲几个月代码,比啥秘籍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