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兄弟,你算问对人了!就去年,我被铺天盖地的AI广告给忽悠瘸了,脑袋一热就报了那个“零基础速成高薪AI工程师”的线上培训班。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个坑是怎么踩的,血汗钱怎么打的水漂,那学费又是怎么以极其魔幻的方式“赚”回来的。
第一步:被广告忽悠瘸了,交钱上头
那会儿天天刷手机,不是“转行AI年薪百万不是梦”,就是“三个月包教包会包分配”。我心说这玩意儿未来趋势!再一看课程大纲,什么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调参... 一堆术语,高大上得不行。讲师头衔还贼唬人,“某大厂前总监”、“硅谷归来”。脑子一抽,想着咬咬牙拼仨月,没准就走上人生巅峰了。得,银行卡一刷,小两万没了!报名成功的短信一响,心里那股热乎劲儿,跟捡了钱似的。
第二步:从激动到懵逼,只用了一星期
开班那天晚上守着电脑,心潮澎湃。讲师一开讲,我直接傻眼。好家伙,直接从 Python 基础开始跳! 那语速,跟装了发动机似的;敲代码的手,快得都出残影了。我这连变量是啥都还没整太明白的小白,瞬间被扔进了高速旋转的陀螺里。群里问?助教倒是回得快,发的全是官方文档链接,要么就一句话:“这很简单,自己再理解下。”我理解个锤子我理解!那感觉,就像被按着头喝一壶滚烫的开水。
第三步:糊弄学大师上线
跟不上咋办?硬熬呗!每天下班回家,饭都顾不上扒拉两口就得坐电脑前,头发肉眼可见地稀疏。直播课听着像天书,全靠录播1.5倍速来回倒腾,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实际上脑子空空如也。作业?我的策略就是——“战略性借鉴”。 说白了,GitHub 上找现成的代码,CSDN 上搜答案,自己再修修补补,能跑通就行。实在搞不定?还有万能的群友互助(互相抄)嘛至于老师留的“思考题”?对不起,本学渣已开启“非思考”模式,保命要紧。
第四步:彻底躺平,学费当喂了狗
就这么跌跌撞撞混了一个多月,课程难度指数级上升。卡脖子?不,我感觉脖子已经断了。 什么 TensorFlow、PyTorch,名字都没念顺溜,就开始实战项目了?讲师的直播也开始变味,干货越来越少,动不动就分享自己“辉煌”的职场经历,或者给下期训练营打广告。群里答疑越来越慢,活跃度断崖式下跌。 行,我悟了。钱花出去了,时间精力搭进去了,除了收获了一堆“不明觉厉”的PPT和一堆跑不通也看不懂的代码文件,感觉就是把钱扔水里听了个响。彻底放弃,爱咋咋地!就当这笔钱是给未来的自己交的智商税。 课程没看完,项目更是稀烂,结业证书?不好意思,我没脸要。
第五步:魔幻现实,这学费“回本”了?
最魔幻的来了!今年部门新项目启动,老板不知道抽什么风,在会上突然点名说:“哎你不是报班学了AI吗?正客户那边提了个‘智能客服’的需求,挺简单的,你牵头搞一下,给你练练手!” 我当时坐在椅子上,腿肚子当场就转筋了。 我那三脚猫的功夫...不对,脚趾猫都算不上!这玩意儿哪接得住?我赶紧摆手:“老板,那课...那课我学得半生不熟,这么重要的项目怕耽误事...” 老板眼睛一瞪:“钱花都花了!资料总有?回去给我看!下周汇报初步方案!” 那一瞬间,天灵盖都凉了。感觉那两万块钱学费突然变成了一副冰冷的镣铐,把我死死焊在工位上。
硬着头皮回家,翻出落满灰的课程资料和当年抄来的作业代码,一边骂娘一边回忆那点可怜的知识点。Google、GitHub搜了个遍,东拼西凑,连蒙带猜,外加通宵了几个晚上,硬是糊弄出一个勉强能唬住演示的方案雏形。后来团队加了专业大牛才搞定,但我那个星期的“假学习”状态,居然让老板记住了我“爱学习”的印象?年终谈话,提了一嘴“学习投入度”,绩效居然给我加了点分,折算下来,多发的奖金... 真就跟那学费打平了!
我这“过来人”说点大实话
- 零基础别做梦三个月成大神: AI门槛比你想象的高得多!数学、编程、框架、领域知识... 线上课给你浓缩再浓缩,你当自己是超人?没点基础,进去就是送人头。
- 承诺包就业/高薪的,十有八九是坑: 他们卖完课拍拍屁股就走了,找不到工作?那是你“不够努力”。HR认不认这种野路子“证”?心里有点数。
- 线上全靠自觉?你得是超人! 没人管,没人催,课程难度飞起的时候,惰性分分钟教你做人。自律程度不强,等于给机构白送钱。
- 别信“全能”导师: 牛逼大厂的总监哪有那么多时间陪你线上零基础熬仨月?真有那本事,他还在乎这点课时费?
总结我那波骚操作:自己瞎报班,秃头学不会,作业靠硬抄,差点丢饭碗,靠奖金碰巧“平账”。你说线上培训有用吗?对我(这种小白)来说,屁用没有,纯纯浪费时间和金钱! 除非你本就有扎实的基础,就想体系化地了解某个新框架或者工具,并且目标明确是为了查漏补缺, 那线上专题课可能还有点价值。否则?听我一句劝,省下这钱给爸妈买点啥不 千万别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