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手机总看见AI扩图的广告,手痒就想试试这玩意儿到底有多神。翻出张去年旅游拍糊了的照片,远景的山头就剩个模糊轮廓,心说要是能救回来就牛了。
从踩坑开始的体验
先下了个热门APP,传完照片直接弹充值页面。好家伙,免费次数就三回!试了张猫图,系统自动把我家狸花猫的尾巴扩成三根毛尾巴,背景的沙发直接变异成扭曲的几何体。气得我当场卸载。
- 第二次转战网页版工具,上传按钮藏得贼深
- 好不容易传成功,等了五分钟进度条才动
- 结果生成图右边给我凭空多出半个人腿
硬核尝试翻车实录
不服输找了开源项目折腾,GitHub代码说明文件看得我眼晕。光是配环境就报错十七次,显卡风扇嗷嗷转得像要起飞。生成的古建筑照片更离谱,房檐底下突然垂下两条章鱼触手,瓦片全变成鱼鳞纹路。
找了个设计圈朋友帮忙,人家专业工具处理同一张糊图,灯笼边缘还是有彩虹色马赛克。朋友撇嘴撂了句实话:“这技术也就应急用,真精细活还得人肉修”。
技术跟现实的差距
研究完发现目前市面产品全是组合拳:先用算法猜像素,再缝合素材库内容。碰到复杂场景直接崩盘。所谓前景预测都是忽悠,连人脸对称扩图都能把耳朵生成一高一低,更别说结构复杂的物件了。
上周接了个私活更搞笑,客户非要AI扩老照片全家福。结果太奶奶的簪子被识别成天线,婴儿车轱辘扩出六个轮子。倒贴两百块请画师重画才交差,纯属赔本赚吆喝。
为什么写这篇破事
我前公司就是做这个的。去年老板画大饼说要做“AI修图神器”,逼着我们一周肝出测试版。上线那天服务器直接崩到404,用户投诉邮件的标题能编成段子集。
春节前突然通知项目组解散,说资金链断了。更绝的是俩月后我在商场厕所,听见前同事打电话才知道,老板拿我们做的demo骗到融资转行做跨境电商了。工资欠了三个月没发,劳动仲裁排队排到今年国庆。
现在我在朋友工作室当后期,天天手动修图反而踏实。偶尔刷到AI扩图广告就冷笑:这玩意儿要真能取代人力,我先把自己键盘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