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搞AI教育这事,我去年折腾得够呛,差点把自己埋坑里了。最开始领导一拍脑门说要"紧跟时代",结果甩给我这个项目负责人,批了个预算就撒手不管了。这下可挖坑不填的活儿落我头上了。
第一步:跌坑实录
我寻思得买点酷炫设备撑场面?咔咔下单二十台人形机器人、五十套智能机械臂。货到了傻眼——这玩意儿除了能跳舞挥手,编程接口都没开放!学生围过来摸两下就腻了,老师更懵圈,对着全英文说明书干瞪眼。仨月后设备堆杂物间吃灰,领导视察问"AI特色在哪儿",我指着落灰机器人说"在…在深度学习灰尘分布规律"。
接着犯二病:花大钱送老师集训。结果人家机构搞七天速成班,早九到晚九填鸭式塞专业术语。老师回来诉苦:"我自个儿都没搞明白卷积神经网络,下周就要教学生搞图像识别?"
俩月踩坑- 瞎买设备=高级玩具展览
- 硬训老师=赶鸭子上架
- 没课程体系=无头苍蝇撞墙
第二步:偷师活路
急眼了跑去兄弟学校偷师。发现人家校长办公室贴了张神图:
三阶落地法- 先铺"感知层":全校装传感器!厕所装人流计数器,食堂装剩饭识别摄像头——这招绝了,学生为看实时数据屏,抢着倒泔水桶。
- 再玩"决策层":把传感器数据喂给初中生,让他们用简易编程算最佳扫地路线。保洁大爷乐开花:"这比领导瞎指挥强多了!"
- 后啃"创造层":高中部用校园数据训练预测模型,比如根据小卖部薯片销量预测月考平均分(还真呈负相关)
最服气的是人家教师培训:让学生教老师!计算机社团小孩每晚给老师开小灶,老师学会用Python分析体育课心率数据后,激动得在操场狂跑三圈验证算法。
第三步:照抄作业
回来立刻照猫画虎:
- 把吃灰机器人挂闲鱼卖了,换成一栋楼的温湿度传感器
- 跟食堂阿姨合作开发"光盘识别系统",学生自己标训练数据
- 每月搞"数据开放日",逼各部门交原始数据给学生霍霍
现在楼道大屏实时显示:"初三2班后门温度异常升高——疑似聚集开黑",学生边骂边拆散热器改装通风系统。上周教育局来参观,俩高二生拿着自制浇花传感器嘚瑟:"这比您手里保温杯智能!"领导脸都绿了。
折腾一年终于整明白了:AI教育落地不是买设备也不是考证书,是让学生用技术解决身边破事。厕所堵了能建模预测堵塞概率,作业太多能写脚本统计重复率——这才是活生生的AI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