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接了个海报设计的活儿,客户开口就要“高大上”,结果我吭哧吭哧搞完第一版发过去,人家秒回三个字:“重做”。当时我就懵了,翻出自己那版越看越不对劲——这排版跟菜市场促销单似的!
踩的第一个大坑:瞎堆重点
客户原话是“突出周年庆折扣”,好家伙,我直接整页撒胡椒面:标题放大加粗!日期用荧光黄!折扣率飘红描边!联系方式再画个爆炸框!连客户自己都问:“我该先看哪儿?”满屏都是重点就等于没重点,跟同时冲你吼的十个人吵架没区别。
第二个跟头:没留喘气地儿
生怕浪费海报一寸地皮,我把文案塞得满满当当:活动规则挤在左上角,地址电话贴右下角,中间还用波浪线强行分区。朋友看到直皱眉:“你这排版跟早高峰地铁似的,看得我憋得慌!”
- 错误操作:所有信息都想挤进C位
- 血泪经验:空白不是浪费,是给眼睛搭的休息区!后来我把核心活动信息居中放大,其他文字缩小拉宽行距,瞬间清爽得像从城中村搬进了大平层
字体灾难现场
为了显“创意”,我居然在同一页混搭了圆体、楷体、哥特体,衬线和非衬线字体打架比广场舞大妈争地盘还热闹。最绝的是副标题用了个毛笔字,客户委婉提醒:“咱们卖的是智能家居,不是肉夹馍...”
翻车后才懂:字多别超过三种。现在固定用一个标题字体+一个正文字体,就像白米饭配红烧肉,搭好就香。
抢救方案
连夜重做时我盯着空白页发了十分钟呆,突然想起楼下奶茶店招牌:
- 先把核心活动信息浓缩成8个字糊在正中间
- 四周大面积留白就放个二维码和日期
- 字体全换成同一个家族的不同粗细版本
- 最底下一行小字放地址电话,字号缩到差点看不见
结果第二天客户秒回:“这版能用!” 原来砍掉的比加上的更重要——现在的甲方夸人真高级,不直接说好看,说“能用”。
这海报现在贴他们店里,昨天路过偷瞄一眼,隔着五米都能看清主标题,行,这顿熬夜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