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折腾公众号菜单功能那会儿,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搞这玩意儿时的手忙脚乱,干脆把过程捋一遍给你们看看。
第一步:先摸清后台有啥料
刚打开开发者文档我就懵圈了,满屏接口名跟天书似的。直接抄起键盘在本地项目里开了个新文件,专门塞菜单配置。发现菜单结构就是个多层套娃:一级菜单能挂二级菜单,菜单底下还能挂响应动作。吭哧吭哧照着文档画了个草稿:
- 菜单A(按钮)-- 跳网页
- 菜单B(父级)--> 子菜单1(发消息)
- 菜单C(按钮)-- 扫码
第二步:动手捏菜单骨架
打开编辑器就开始堆代码。先定义了个大数组,把草稿里的结构硬怼进去。每个菜单项都得填名字、类型,跳转链接还得塞url。最坑的是字数限制——一级菜单不能超4个字,写个“优惠活动”都得删成“优惠”,气得我差点摔键盘。磨蹭半小时攒出个JSON,长这样:
(此处代码块简化)
菜单对象 = [
{
名字:"点我",
类型:"跳网页",
地址:"自己编的网址"
},
...其他菜单
第三步:往腾讯服务器塞东西
重头戏来了。调用那个创建菜单的接口时手都在抖,毕竟之前调试接口老报错。先抓了access_token(这玩意儿绕不开),用post请求把刚写的json整个扔过去。第一次提交完刷新公众号,菜单死活不出现——原来有个二级菜单少打了个逗号!改完再传,屏幕突然弹出新菜单,当时真想给自己放鞭炮。
拿手机狂点测试:跳网页的会不会404?发消息能不能回关键词?扫码功能有没有卡死?全部跑通才关电脑。结果刚喘口气甲方爸爸就来找:“菜单颜色能不能改成七彩斑斓黑?”......明天接着打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