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琢磨着做个个人网站,结果发现很多新工具都挺复杂的,就寻思着捡回老本行的Dreamweaver 8试试看。这东西估计很多人都不用了,但我就爱折腾这些老家伙,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先是得把软件折腾上电脑,我从网上随便找个下载包,下载过程慢吞吞的,等了十几分钟才搞定。安装时乱点一通,那些安装向导太啰嗦了,点得我心烦,总算把Dreamweaver 8塞进了电脑。
打开软件的第一步
双击图标进去后,界面看着灰扑扑的,左边一堆工具栏叠在一起,右边是个空荡荡的画布。我试着新建了个HTML文件,名字胡乱起成“测试页面”,启动页面那会儿,弹出来个提示问我要开设计视图还是代码视图,我嫌麻烦直接选了“设计视图”,心想用点鼠标的方式应该快多了。
结果,一看设计视图那个大方块,我直接拖了点文本框和按钮进去。操作真简单:选中工具栏里的“插入”选项,点文本框,再到画布里画出来;按钮也一样,一拖就成。不过字体调整时搞了我两分钟——得点工具栏上的属性面板,点进去找字号大小,搞得跟捉迷藏似的,这玩意儿要是智能点就好了。
开始折腾核心功能
接着试了试那几个大伙儿吹爆的核心工具,我觉得效率真能提高,就是得耐心点。
这软件的几个好用东西:- 第一个是“设计视图”,点点就成页面,不用码字,省了老多时间。
- 第二个是“代码视图”,能直接敲代码进去,编辑HTML时挺直接,虽然界面丑但不出错。
- 第三个是“预览功能”,按F12就跳浏览器看到效果,一遍遍刷新调试起来方便。
我建了个简单页面:顶部弄个大标题,用拖拽方式加了张图片,从本地文件夹拽上来,它就自己嵌进去了;下面添了几个链接,连到另一个页面。整个过程中,属性面板最管用——调整颜色大小靠点几下就行,不像现在那些新玩意儿还得学半天。可模板功能让我傻眼:想用个现成的,结果库里全是老古董样式,搞得我重新设计,白费半小时。
一步是保存和测试:我把文件存用预览功能点开浏览器,页面出来得挺快,就是字体小了点儿看不清,又回头调了一趟。折腾完,一个简陋的个人主页算是成形了,头大的是链接点开直接空白,检查后才发现地址输错了,还得手动修代码视图。
整件事下来,搞了俩小时出头,做个简单页面确实快,核心工具帮大忙,省得我一堆代码打。就是这软件太陈旧了,拖时间的小毛病多:界面卡顿、弹窗多得像苍蝇,换现在工具肯定更省心。但话说回来,重温这玩意儿挺有趣的——纯手动操作的过程让人记起当年学网页时那股冲劲,老工具也有它的魂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