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视频刷到别人家酷炫的文字动效,搞得我心痒痒的。看见好东西就忍不住想自己动手试试,结果自己鼓捣出来的文字动得跟中风似的,僵得要死。气得我晚饭都少吃了半碗!不行,非得给它整明白了不可。
从瞎折腾开始
我先打开软件,对着那几个“动感”参数就是一顿乱调。缩放、旋转、透明度…全拉满了。好家伙,效果一出来那叫一个晃眼,感觉文字在屏幕上蹦迪还抽筋。真给我自己看晕了,赶紧把参数全复位。
琢磨半天发现不能贪心。想玩动感,重点不是堆参数,得找准节奏点。我又翻出平时拍的生活视频,拿那些踩点强的片段做背景试试。文字一卡上节奏,诶,感觉稍微对了点!
三个笨方法出效果
撞了几次墙,总算摸出点门道,主要是这三条:
- 速度别偷懒:别一股脑用软件自带的“缓入缓出”,太软绵绵了。节奏强的段落,直接让文字“砰”一下闪现出来,像打响指那种脆劲儿,力道就足了。该急刹就急刹,该突然放大就放大,墨迹了反而没劲儿。
- 拆开比合着好:一整段话飞出来,看着跟搬砖似的。我把长句子拆成词,甚至单字。让“重音”字眼先蹦出来,后面的跟着弹出来,像打鼓点一样“咚!哒哒——”,这层次感就出来了,眼睛看着也舒服。
- 加点“意外”:一直从左飞到右多没劲!试了试让某个关键词突然抖一下,或者像被撞了似的歪个头,效果意外有次把“燃”字做了个轻微爆炸火花效果,老婆凑过来看,居然说了句“哟有点意思”——这算官方认证了!
搞完这三个法子再看成品,终于不是半身不遂的效果了。虽然比不上大神,至少能唬唬外行。折腾这小玩意儿花了我俩晚上,烟灰缸都满了。对了,说起烟灰缸,昨儿半夜加班弄特效时没看清,把喝剩的半罐可乐倒进去了,那黏糊糊的场面,啧...不说了,洗杯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