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411-31978321

ai报道如何提升可读性?学会这些方法读者更爱看

标签: 2025-10-07 

今儿就跟大伙唠唠这个ai写稿怎么整得更像人话。之前做自媒体差点被机器写的东西坑死,全是车轱辘话来回转,读者留言说看着犯困,气得我半夜两点还在改稿子。

起先犯的傻缺错误

上礼拜搞了个本地新闻选题,偷懒把监控数据喂给AI生成器。好家伙,出来的玩意儿是这样的:

  • "据相关数据分析显示..."重复了八遍
  • 每段必带"综上所述"
  • 连标题都是《关于区域化动态场景的调研性简报》

刚发出去五分钟,后台就骂开了,老粉直接私信问我是不是被盗号了。

逼出来的土法子实验

把键盘摔桌上发誓要治这破毛病。试了五招笨办法:

  1. 把政府文件扔进AI,生成后拿着红笔像老师批作文似的删术语
  2. 蹲在小区菜鸟驿站偷听大妈聊天,把"菜价波动"改成"青菜贵得咬人"
  3. 给每段加动作描写,把"降水量超标"写成"雨水砸得阳台棚子砰砰响"
  4. 在段首塞网络热梗,结果差点翻车——AI把电信诈骗新闻开头写成"家人们谁懂"
  5. 祭出土招:生成完后自己大声朗读,卡壳的地方全砍掉

血泪换来的三条铁律

  • 动词往前怼:把"采取强制措施"改成"警察直接把人按地上了"
  • 数字穿马甲:不说"气温38℃",改成"沥青路能煎鸡蛋的温度"
  • 术语埋彩蛋:政策名称用[ ]框起来藏就像电影结束后的彩蛋

昨天拿拆迁稿子做测试,把"产权置换方案"改成"老王头用破瓦房换了电梯楼",阅读量暴涨三倍。评论区居然有人说:"小编最近喝假酒了?写得还挺带劲"。

说句扎心的:别指望AI自己开窍,它生成的每个字都得用人味儿腌透了才能上桌。就像我家腌酸菜,光撒盐不够,得搬块大石头压瓷实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