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刷手机看到个广告,说什么“零基础三个月变身AI工程师”,我直接笑出声。结果转头刷朋友圈,好家伙,前同事真去成都报了个班,天天晒学习笔记。我这心里就跟猫抓似的,趁着调休专门飞过去蹲了他三天。
一、蹲点前先摸了个底
提前一周就在各种平台搜“成都 AI培训”,跳出来的机构名看得我眼花。挨个点开课程表,发现内容长得跟双胞胎似的:Python基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框架、加个项目实战。价格倒是差得离谱,最贵的四万八,最便宜只要九千九。我专门记了个小本本,把试听课时间全圈出来。
二、三天蹬废一辆共享单车
早上九点蹲在A机构楼下,亲眼看着前同事进电梯。我在对面咖啡馆守到晚上十点半,出来时他眼袋都快掉到锁骨了。逮住一问才知道,他们班28个人,22个都是转行的——干会计的、教小学数学的、还有开火锅店的。老师讲TensorFlow像赶火车,中午吃饭时听见好几个人抱怨昨晚作业做到凌晨。
下午冲去B机构试听,进门就闻到一股外卖盒饭馊味。三十几台电脑挤在会议室改的教室里,空调时好时坏。讲师讲卷积神经网络时,后排戴眼镜的男生一直在抖腿,我伸脖子一看——人家在偷偷玩开心消消乐。
三、自己掏钱试水实战课
狠心刷了九千八报了个周末项目班。周六早八点冲到机房,老师甩过来个交通流量预测项目。“用LSTM建模对?”我刚翻开笔记本,旁边穿西服的大哥突然举手:“老师,Excel能做这个吗?”全班瞬间安静得能听见机箱风扇声。
真实项目比想的难十倍。调参调到凌晨两点,loss值死活下不去。助教在微信群发了个*(epochs=100)
就装死。靠前同事偷偷发来的他们机构内部代码,硬是把预测准确率从58%怼到82%。
四、跟毕业学员喝到半夜
结课那天约了三个往期学员吃串串。穿格子衫的小哥猛灌半瓶啤酒:“班上24人就我俩找到工作,我做数据标注月薪六千,他调模型参数去了外包公司。”他夹了片毛肚冷笑:“当初招生老师说就业率98%,敢情是把改行卖保险的都算进去了。”
红衣服的姑娘更绝:“机构推的就业合作方,面试直接让手写反向传播。我吭哧半天写了三行,主管指着门说右转是电梯。”
扒开皮看明白的几件事
- 零基础三个月上岗是鬼扯 前同事那种996式学五个月的,投上百份简历才拿到一个offer
- 项目实战贼重要 但多数机构给的二手数据集比我家冰箱还老
- 老师水平天上地下 有清华博士边讲边敲代码的,也有照着PPT念还结巴的
- 就业服务水分大 所谓企业合作就是拉招聘群发二手岗位
送我前同事去地铁站,他叹气说这五个月头发掉了三分之一。我突然想起广告里那个闪闪发光的“高薪就业”,路灯底下摸了摸自己发际线,转身买了最晚一班飞机票。
回上海第二天就把收藏夹里的培训链接全删了。现在每天下班啃两小时开源项目,上周用YOLO给自己做的垃圾桶分类器,识别外卖盒比培训班教的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