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愁得睡不着觉!咱干平面设计快五年了,结果甲方开口闭口都是“能不能加点AI元素”,我这心里咯噔一下——再这样下去饭碗怕是要端不稳了。
连夜翻培训课差点看瞎眼
晚上十一点蹲电脑前翻课程介绍,满屏都是“零基础速成”“百万年薪”这种忽悠话。后来逮着个做UI的朋友硬问,才搞明白得学这五样:
- 认AI工具全家桶(那堆英文名看得人眼花)
- 调教关键词的玄学(跟算命似的)
- 改图改到亲妈都不认识
- 把AI塞进工作流里干活
- 法律雷区绕道指南
第一步先拿自己开刀。上个月接的咖啡包装需求,原稿是手绘插画风格,我打开Midjourney直接敲了行“手绘咖啡豆 卡通 暖黄色调 矢量风”。蹦出来的图要么咖啡豆长腿了,要么杯子扭曲成外星生物,重试了二十几遍才捞出张能用的。
跟参数斗智斗勇实录
最崩溃的是调——图!要个透明背景的LOGO,AI死活理解成“玻璃质感”。气得我凌晨三点锤键盘,突然发现把“透明”换成“无背景”,这祖宗终于开窍了。现在手机记事本里还存着《AI黑话翻译指南》,都是血泪换的:
- 想要朦胧感别写“模糊”→换成“柔焦”
- “科技感”容易出赛博朋克→改成“简洁金属线条”
工作流打架现场
昨天做海报差点翻车。AI生成的模特图放PS里调色,颜色断层得像马赛克。急得我灌了两杯浓咖啡,突然想起课程里教的图生图功能——直接把PS稿喂给AI重新融合输出,断层居然自己修好了!现在做图都是两头跑:AI负责生草图,我动手精修,再丢回AI做最终优化。
现在我电脑风扇呼转,桌面堆着三十几个测试文件。但甲方夸新方案“很有前沿意识”那瞬间,感觉熬夜掉的头发都值了。要是你也想上车,劝重点练改图和关键词调教,这俩练熟了能少走三年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