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标题这事儿咋整?我把自己当小白试了一遍
上周写干货文的时候,后台数据给我看傻眼了。明明写得掏心掏肺的,阅读量跟瘫了似的趴着不动。我叼着根没点的烟盯着屏幕发愁,突然看见平台推荐的爆文标题清一色玩"双标题"——左边挂着个大问号勾人,右边直接甩解决方案。行,咱也当回跟风狗!
翻出上个月写的《厨房收纳避坑指南》开刀。原标题老实得像块砖头,我搓着手在文档里噼里啪敲了个新版本:
厨房收纳总是越收越乱?笨办法+新工具实测!
完事儿自己读了三遍,越读越不对劲。这"笨办法"到底指"新工具"又是哪路神仙?跟路边贴的"祖传秘方"小广告似的。气得直接按了删除键。
泡了杯浓茶重新开张。这回把键盘当仇人敲:
- 先把困扰说透——"厨房台面三天就乱?"
- 再亮杀手锏——"磁吸架+标签机亲测真香"
- 检查动词够不够狠:避坑→实测→真香
- 瞄了眼字数计数器,硬生生把"旋转调味罐"删了
憋出个终极版:
台面总像被轰炸过?磁吸刀架+标签机三天没乱!
发出去那晚失眠到三点,抱着手机刷新后台。大清早被通知音炸醒,阅读量直接蹿到上月平均值的五倍。最绝的是评论区冒出几十条"磁吸刀架求链接",活像捅了刀架批发商的窝。
尝到甜头后胆子肥了,拿生活记录文开涮。旧标题《雨天宅家手冲咖啡记录》软绵绵的,改成:
暴雨困住出不了门?20块手冲壶救活发霉周末!
结果咖啡机品牌方居然找上门问接不接商单,吓得我手抖把咖啡洒键盘上。
摸出门道后总结了三条铁律:
- 前半句必须戳心窝子——要让人拍大腿喊"这不说我吗"
- 后半句亮干货别嘚瑟——显摆专业术语死得快
- 数字比形容词好使——"三天没乱"比"超级整洁"靠谱
现在每次写标题就跟煎牛排似的——左边大火煎出焦香(痛点),右边小火锁住肉汁(解法)。昨天老婆看着我俩小时憋八个标题的疯魔样,默默在桌上放了碗绿豆汤。嚯,这碗汤可比阅读量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