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半夜刷手机,看见满屏的颜文字和表情包,突然觉得眼睛疼。我寻思中文啥时候变成这样了,干脆打开笔记本新建了个文档,决定试试只用方块字说话。
第一步 剁手删表情
刚敲了半行字,手指头自己就往表情符号那儿戳。我立马把输入法表情按钮给关了,结果发现键盘自带的表情键还在闪。直接进设置把快捷键咔咔全禁用,连带着删除符号表情的替换功能也关了。
最狠的是这个:- 把输入法皮肤换成纯白底黑字
- 聊天窗口字体调大三号
- 朋友圈发图故意不加文字说明
卡壳现场
写"今天天气真好"五个字,光标在原地闪了二十分钟。平时习惯性要在句尾塞个太阳表情,现在只能干瞪着白屏。删了打打了删,憋出句"阳光刺得睁不开眼",这比平时多耗了三倍时间。
朋友发来消息问吃饭没,我回"刚吃完"觉得太生硬,改成"米饭很香菜也热乎",发送前又删掉"很""也"两个字。对方隔了五分钟才回:"你被绑架了就眨眨眼"。
意外收获
熬到下午发现个怪事:不用表情符号占地方,反而逼着我找更精准的词。原想写"项目进度还行",删掉"还行"换成"卡在第三环节";"领导讲话挺有意思"直接撕成"领导重复了五次降本增效"。
最绝的是写周报,平时用三个点赞手势糊弄的板块,现在老老实实写:"李工帮我查了三次数据 王姐多留半小时核对表格"。发出去半小时总监私聊我:"下次把帮助你的同事名字加粗"。
硬扛八小时得出的血泪经验:- 表情符号是当代人的结巴填充剂
- 去掉表情后动词开始不够用
- 被迫学会用"拧断""蹭破"代替"弄坏"
- 形容词存活率不足三成
现在敲完这些字回头看,满屏汉字像刚剃了寸头的脑门,凉飕飕的但贼清爽。就是手指头还在抽搐着找表情键,得拿胶带缠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