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踩坑血泪史
上个月不是AI炒得火热嘛咱寻思着也不能落后!脑袋一热就决定报个班。打开手机一搜“AI培训班”,好家伙,铺天盖地的广告,个个都说自己“包教包会”、“名师带队”、“高薪就业”。看那个网页做得,闪得我眼都花了,宣传视频里学员都笑得跟捡了钱似的。
我心想挑个名气大的总没错?瞄到个号称“国内最大”“学员十万+”的,点进去一通看,价格还不便宜。页面底下清一色好评,什么“老师太牛了”、“一个月转型成功”,看得我热血沸腾。脑子都没多转两圈,直接扫码把钱交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
开班第一天,我就感觉有点不对味儿。老师讲课那个语速,跟开了倍速似的,噼里啪一堆专业词儿往外蹦,什么“梯度下降”、“卷积神经网络”,听得我云里雾里。问旁边的同学懂没懂,好几位都尴尬地摇摇头。关键是,说好的实战?前两周净看PPT了!那个所谓的“项目实操”,就是把人家写好的代码复制粘贴一遍,点个运行按钮完事儿。我心里直打鼓:这玩意儿我自学看视频不也一样?
更扯的是那个“1对1辅导”。助教回个消息比蜗牛还慢,问个问题,要么复制粘贴课程文档里的内容敷衍我,要么直接甩个论坛链接让我自己找。后来我才发现,这助教根本就是兼职大学生!问他深入点的项目经验,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熬了一个月,感觉毛都没学到,简历上还是空白。当初承诺的“内推名企”也石沉大海,问班主任就说“在安排了”。我这钱花得,心都在滴血!
学聪明了,不看广告看评价!
吃了这个大亏,我可算清醒了。什么“最大”、“第一”都是虚的!这回我换了个思路:专门去找学员的真实评价! 重点上那些没啥名气的学习社区、讨论组,甚至是社交媒体角落里的评论。
方法笨是笨了点,但管用:
- 避开官网和主推页面,专扒犄角旮旯的帖子。官网底下清一色好评,傻子都知道是筛选过的。
- 搜关键词加“吐槽”、“避坑”、“真实感受”,瞬间打开新世界大门!看到好几个跟我遭遇一模一样的兄弟,心里平衡了那么一丢丢...
- 厚着脸皮直接私信发过评论的往期学员。态度诚恳点,大多数人还是愿意跟你唠几句的。我问了好几个:“哥们,到底教得咋样?”、“老师真管事儿不?”、“毕业有项目能做简历吗?”
这么一圈折腾下来,信息就真实多了:
- A机构被吐槽得最狠的就是师资注水,名师头衔都是吹的,上课老师可能就是上一期的学长。
- B机构广告打得凶,实际课程内容老旧,教的东西市场早不用了。
- C机构反馈两极分化,但私信聊了几个,发现批评主要集中在售前承诺过度,但课程干货和老师答疑是真有,只是没那么“速成”。
我的别走弯路!
折腾了一圈,学费也浪费了,时间也搭进去了,就得出这点血泪经验:
第一,别信广告!别信广告!别信广告! 重要的事说三遍。官网做得再漂亮,学员头像笑得再灿烂,都可能是演的!
第二,死磕真实评价。 重点看差评和吐槽!这些地方才藏着真话。特别关注老学员说的细节:老师水平咋样(是真懂还是只会念PPT)?实操项目有没有含金量(是复制粘贴还是真让你上手练)?就业服务是画饼还是实打实帮你改简历、模拟面试?
第三,多找人聊。 看到评价别光看,大胆私信去问! 十个里面能有两三个回你,信息量就巨大了。问问具体的学习感受、遇到困难老师管不管、作业难不难。
第四,警惕“速成”和“包就业”。 AI这东西有门槛,真不是仨月就能精通然后拿高薪的。喊这种口号的,十有八九想割韭菜。
我现在还没最终定下来选哪家(被坑怕了得更谨慎),但至少方向明确了。找培训班跟买东西一个理,光看卖家秀不行,必须扒买家秀! 分享出来给大伙提个醒,别跟我似的白交学费当冤大头!你们有啥经验或者踩过啥坑?评论区见,一起避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