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咬牙报了个线上AI课,结果第一周就被干懵了。课程资料堆得跟山似的,群里消息刷屏999+,愣是找不到北。憋到周末终于开窍了——这玩意儿得拆碎了吃!
第一步:从“文件夹蹲坑”开始
周一早上泡了杯浓咖啡,把课程文件夹拖到桌面建了个新文档。管它叫“喂饭进度表”,简单粗暴。打开文件就列了个死亡清单:
- 今天必须啃完第一章PDF
- 把群里那个Python环境安装包拖下来
- 晚上八点直播课不能鸽
干完一条划一条,笔尖划破纸的感觉比刷手机爽多了。当天居然提前半小时收工,还顺手帮邻居调试了抽油烟机——原来认真干活真的会上瘾。
第二步:给AI当驯兽师
周三搞代码差点把键盘砸了。教程里说“导入某某库”,我照着敲完满屏红字报错。气得直接复制错误信息拍在课程AI助教脸上:“说人话!到底缺了”
那行小字解析弹出来的时候真想亲屏幕一口:“检测到未安装Numpy库,建议先执行pip install numpy”。补完这行命令瞬间畅通,比我当年通宵查CSDN快十倍。从此养成新毛病——看见报错框就兴奋,这不送上门的小抄嘛
第三步:玩坏学习记录本
周五在笔记软件里开荒。新建的“踩坑博物馆”分三栏:左边贴课程截图,中间手敲重点,右边专门塞自己的蠢问题。最骚的是给每篇笔记打标签:#安装翻车 #模型智障 #突然开窍
昨天复查看见条二月笔记笑出声:“为什么训练完的AI把萨摩耶认成棉花糖?” 下面自己用红字补了答案:“样本图背景里有奶茶店招牌...” 现在翻这些黑历史比追剧还有意思。
三周实测结果:
- 资料焦虑症治好八成——知道在哪挖矿就不怕矿山高
- 半夜骚扰客服次数归零——报错信息=自助解题包
- 最意外的是上周居然开始给人解答了,虽然答完立刻查笔记确认没吹牛...
昨天清理电脑发现个隐藏文件夹,里面是开课头三天写的“学习计划表”——洋洋洒洒二十条全在畅想学会后拯救世界。现在那张纸被我裱在显示器边上,时刻提醒自己:大佬都是先当铲屎官,才有资格当驯兽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