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捣鼓一个项目,是关于做特效图的,一开始完全搞不定那个发光效果。项目是帮朋友做个动画背景,要那种温柔的光晕感,结果用AI工具试来试去,总是一团糟——要么光太刺眼,要么暗得看不见,气得我想摔键盘。那天下午,我坐在电脑前就想,不行,非得整明白不可,不然太丢人了。
第一次尝试的翻车现场
我打开AI软件,先找到发光参数那个面板,里面一堆设置:发光强度、颜色、半径啥的。我随手调了调强度到80%,颜色选了个亮黄色,结果预览一看,吼,直接闪瞎眼了,跟个灯泡似的!朋友还打趣说:“你这玩意儿是给夜店设计的?”我赶紧降强度到30%,但光线又散了,整个画面灰蒙蒙的,真是哭笑不得。当时就意识到,不能瞎搞了,得找点靠谱参考。
一步步摸索调整的关键
我决定从头来一次。先启动AI工具,新建一个画布,弄了个简单图案测试。这回我学乖了,调发光参数得慢点来。第一步,锁定强度参数:我先设到50%,然后看着效果一点点减到40%左右,发现亮度顺眼了。第二步,对付颜色问题:原本我选的纯色太硬,就试了柔和的暖黄调,还把HSL参数稍微推了推(别担心,这玩意儿就是颜色变淡的那种),哈,终于不刺眼了。第三步,搞半径设置:一开始设的20太小,光局限在一点,我慢慢加到50,光晕扩散开了,看着更有层次感。过程中还遇到个bug,软件突然崩了——我骂了句街,赶紧保存文档重启。
实现完美效果的完整步骤
这轮搞定得挺顺的:我总结出一套傻瓜操作法,顺序如下。
- 第一步:打开AI工具,新建项目,选好基础元素比如圆形或文字。
- 第二步:找到发光效果菜单,先调强度从40%起步,往上微增或减。
- 第三步:颜色改用柔和色调,比如浅蓝或淡粉,参数值调到60%左右。
- 第四步:半径设成45到55之间,测试光晕分布。
- 第五步:预览看看,不满意就重头微调参数,别图快。
做完这个流程,预览图一出来,效果超赞!那个光晕温柔细腻,朋友立马点赞说:“这才像样嘛”我顺手保存设置,准备以后所有项目都用这套了。
调发光参数就是个耐心活——猛调参数肯定歇菜,慢慢试才靠谱。吃这回亏后,我学乖了:别急吼吼地开工,一点点磨才能真完美。希望对你们也有点儿用,下次碰到问题别慌,稳住上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