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了个活儿,需要训练AI模型,就琢磨找个AI训练中心帮忙。为啥要查收费?就是怕被坑,毕竟咱也不是土豪,钱得花在刀刃上。
动机和开始
我一看合同,发现预算有限,急得不行。就跟同事老张吐槽:这玩意儿咋收费?别一上来就上万!老张怂恿我赶紧查查。得,说干就干。下午三点,我掏出手机开始搜。
先在网上瞎点了一堆论坛帖子,但里头全是广告。看半天,脑袋嗡嗡的。后来逼得打了几通电话给本地的AI中心。人家客服大妈特不耐烦,说:“问啥呀?自个儿填表去!”我只好吭哧吭哧填了个申请表。
调查过程
填完表,第二天电话响了,是个技术小哥。他解释了一堆,但我听着就是绕圈子。急了,直接约面谈。周四跑到市中心一个小办公室。里头全是机箱,轰轰响。小哥带我参观,指着一排排柜子说:“瞧见没?这电费和空调都烧钱!”
我开始问具体问题。原来影响价格的因素好多,记了满满一页纸。小哥嘿嘿笑:“哥们儿,这钱不能只说个数字,得看细节!”回家后,整理笔记,终于弄明白了几个大点。
- 机器数量:用GPU多不多?少了便宜,多了蹭蹭涨。
- 时间长短:训练搞几天?时间长了,账单直接翻倍。
- 模型大小:搞个小玩意儿还行,要是巨无霸模型,那坑钱得很。
- 数据量:给的数据越多,收费越高,就跟快递费一样。
- 额外服务:要不要维护支持?这种擦屁股活儿,当然得多掏钱。
遇到坑和解决
跑第二家的时候,发现猫腻大了。报价单里藏着名目,比如“优化费”“调试补贴”。差点信了!我问:“为啥不老实说?”人家摊手:“行业都这样!”气得我差点掀桌子。后来想起老张推荐了个熟人老王。联系后,老王教我一招:先定好需求,再一个个中心压价。
我挨个打了三家电话,掰扯着预算砍。第一家还死扛着,第二家松动点儿。到第三家,老板直接松口:“行,按你说的来!”搞定个合理价儿。就是别急着签,多跑几家,对比清楚。
实现和感想
订好合同,钱交得心不疼了。训练跑了两周,效果还行,没超预算。这事儿过后,我分享给同事,大伙儿直夸聪明。真没啥秘诀,就是别怕问、别怕跑。AI中心收费乱得很,但搞清楚那几条影响因素,至少不会被忽悠。
昨儿个老张又找我喝啤酒,还聊起这茬。他拍大腿:“早该这样!当年我挨坑过。”哈哈,现在想起,花点功夫查,省得大把冤枉钱。下回再干类似活儿,直接照搬经验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