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捣鼓那个破图软件,差点把我整崩溃了。事情是这样的:老板扔给我一堆产品图,非要我把所有背景抠干净,光留产品本身。手动抠?好几百张,怕不是得抠到明年!突然想起来这软件好像有个叫“AI裁剪”的玩意儿,赶紧试试看。
第一步:摸到功能入口
打开软件我就懵圈了,这菜单藏得也太深了!先在左边工具栏里瞎点,没瞅见。又跑到顶上菜单栏,在“图像”菜单底下划拉半天,在“工具”下拉菜单的一个犄角旮旯里,发现了“智能裁剪工具”。图标是个小剪刀带个星星,看着挺唬人。
第二步:丢张图进去碰运气
不管三七二十一,我随手拖了张复杂背景的产品图进去。这图什么玩意儿都有:反光的桌面、乱入的咖啡杯、还有几根笔在旁边。点了一下那个AI工具按钮,它倒是不客气,咔嚓一下给我自动框了个方框。仔细一看:歪的! 咖啡杯倒是抠出去了,但是产品有三分之一被切掉了,旁边那支笔还顽强地露了个头!这AI怕不是个傻子?
当时就想骂街,心想这玩意儿果然不靠谱。琢磨着不能空手交差,硬着头皮点了右上角那个“调整选区”的小扳手图标。
第三步:跟AI讨价还价
点开设置我乐了,原来还有这么多可折腾的地方!
- 主体识别灵敏度:把它从默认的“中等”死命往右拖到“高”。心想:这总该认准了!
- 识别背景类型:选了个“复杂背景(物品多)”。看这名字就贴切!
- 边缘羽化:手一抖拉到了15%,想着别裁得太生硬。
改完设置,厚着脸皮又点了“重新分析”。这回框准了!产品主体稳稳当当待在框里,咖啡杯、笔、杂七杂八的背景全被甩出去了。放大看边缘,好像还有点虚?估计就是刚才拉的羽化生效了。
第四步:批量上战场
试水成功,那必须批量搞!选中所有要处理的图片,在“AI裁剪”工具的选项栏里戳中了“应用到全部”的按钮。手一按下去心里还打鼓,生怕它又把哪张裁歪了。
好家伙,屏幕上进度条蹭蹭跑,一会儿功夫全搞定了。随手翻了几张检查:
- 木头纹理背景?抠干净了。
- 模特手上戴着镯子拍的产品图?镯子还在,背景无了。
- 一张图里好几个小物件摞一起?勉强能区分开,但也算过关。
一步就简单了:点那个绿色的“导出所有”大按钮,选好要存图片的文件夹,一溜烟全保存成PNG格式。看着满文件夹的透明背景图,长舒一口气,感觉这下午茶又有着落了!
这波操作下来得出俩硬道理:
- AI裁剪真不是点一下就能躺赢的,得按你的图去调教那些参数。
- 虽然偶尔犯傻,但绝对比手动抠省下80%的命。几百张图?半小时搞定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