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公司裁员,我这个做行政的老油条也被卷铺盖了。躺家里刷短视频,满屏都是“学AI月入五万”的广告,看得我心痒痒。一查杭州的AI培训班,好家伙,价格从两千到五万都有,名字个个高大上,什么“智能未来学院”“算法大师工坊”,宣传图全是科技蓝配发光电路板,看得我眼花缭乱。
第一次踩坑:脑子一热就交钱
刷到一家评论里全是“老师超耐心”“学完涨薪50%”的机构,课表写得密密麻麻: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模型应用……我琢磨着这肯定靠谱!客服嘴皮子贼溜,说什么“三个优惠名额”“明天涨价”,催着我赶紧锁定学位。我脑子一热,手机一划拉,六千八就过去了。结果?上课第一天就傻眼。
- 电脑一开,讲师远程共享桌面,麦克风滋响,讲Python基础能念错变量名。
- 所谓“实战项目”,就是让我们对着现成代码敲一遍,敲完屏幕一关,作业都不批改。
- 问个问题,助教在群里甩个PDF文档链接就没影了。
熬了半个月实在受不了,想退款?合同角落里一行小字写着“开课后不退费”,气得我直拍大腿!六千八买了个寂寞。
学精了:扒皮式考察三家机构
吃了大亏,这回我长记性了。把微信里所有培训机构的销售删了个干净,自己吭哧吭哧做功课。
- 第一步:扒讲师老底。搜那家“XX智能”的首席讲师名字,LinkedIn查无此人!后来混进老学员群才套出话,原来是个大专刚毕业的应届生,包装成“前大厂算法专家”。
- 第二步:死磕试听课。这回不管销售怎么吹“名师限时授课”,我非要听正式课。有一家试听课讲得天花乱坠,结果正式课换了个口齿不清的新人,当场被我抓包。
- 第三步:潜伏学员群。假装报名混进三家机构的内部群,蹲了三天。A机构群里除了打卡就是卖资料的广告;B机构天天有人@助教骂作业没反馈;C机构倒是有老学员主动讨论项目难点。高下立判!
这么扒拉完,原先看好的三家直接毙了两家。
最终选课:只看真东西
定下的这家,宣传海报土了唧,但人家实在!
- 讲师履历全网可查:不是包装的,真在阿里云干过五年,Github有开源项目。
- 合同白纸黑字写退款:七天内无理由退,学一半不满意按课时比例退。
- 项目能上手摸:不是对着屏幕敲代码,是真给企业脱敏数据练预测模型,做完了还能放自己作品集里。
现在学了俩月,虽然被数学公式折腾得头秃,但每次调参跑出结果那瞬间,比喝奶茶还爽!
吐血总结的防坑三点:
- 别信“名师”海报!去知乎、脉脉搜讲师真名,查不到或者全是水军刷的,扭头就走;
- 不看试听课表演!死磕正式课录像,最好找他们最近一周的,看看实际讲课水平;
- 合同当生死状看!退款条款、就业承诺、项目细节,有一条含糊就直接pass,别信销售嘴皮子。
选培训班就跟菜场挑西瓜一样,光拍不行,得切开看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