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闲着也是闲着,就把之前挑H5案例那堆破事儿写写。搞个网页设计,客户张口就要“高大上H5案例参考”,我一听就麻了。网上案例海了去了,选哪个?总不能闭着眼瞎指?
一、先自个儿摸黑查资料
我寻思光坐那儿想没用,干脆打开浏览器,噼里啪一顿搜“H5网页设计案例”、“最新H5模板”。好家伙,蹦出来一堆花里胡哨的网站,点进去一看,要么是几年前的老古董,要么点半天打不开,气得我直拍键盘。有些看着挺牛的推荐博客,标题写着“最新”,结果拉到最底下看见个“©2018”,我当场翻白眼。折腾俩钟头,有用的没扒拉出来几个,广告倒是一箩筐。
二、硬着头皮分门别类
这么瞎找不是办法。我把网页全关了,泡了杯茶(就是白开水),坐凳子上开始捋。寻思按“干嘛用的”来分呗。掰着手指头数,脑子里过筛子:
- 那种一点到底的单页故事会?这个得有。
- 朋友圈疯转的年终总结、招聘启事?也算一种。
- 要卖货的电商小活动?必须算上。
- 产品秀肌肉展示?不能少。
- 政府部门、大学搞的汇报页面?得单列。
- 小游戏测试?现在挺流行。
- 搞噱头的品牌宣传?嗯……塞进去!
我自己在纸上划拉:“讲故事型”、“刷屏活动型”、“卖货型”、“秀产品型”、“汇报型”、“游戏互动型”、“装X型”。搞了七种,先这么着。
三、挨个找案例往里套
这下目标明确了点。我重新打开电脑,这回专盯着这七类找。
- 讲故事型:找了个手机品牌的页面,真就一页撸到底,动画嗖嗖的。我模仿用户往下划拉,划到手酸才到底。心想这玩意儿考验耐心,没点好内容谁看?
- 刷屏活动型:翻出去年一个刷爆朋友圈的年终总结页,点开加载贼慢。隔壁同事探头:“你等啥?” 我:“等它转圈圈!”结果半天出不来,尴尬。
- 卖货型:找了个卖零食的H5专题页,花花绿绿弹优惠券。往下拉,看见个“限时抢购”按钮,手贱点了一下,直接跳转到购物APP……行,目的达到了,就是感觉有点愣。
- 秀产品型:看了一个汽车品牌的3D展示页,手机能转着圈看车。效果是酷,就是我这千元机卡成PPT。心里嘀咕:不是旗舰机慎用这招。
- 汇报型:找了个大学招生页面,点进去清一色蓝色背景+领导大头照+数据图表。字小得我眯眼,领导看了肯定说:“这字!给我调大!再大!”
- 游戏互动型:试玩了个小游戏H5,点一下屏幕种棵树。简单是真简单,玩到第五关开始弹广告。关掉广告,树也死了……行,套路。
- 装X型:打开一个奢侈品品牌的页面,进去就是全屏大视频,背景音乐嗡嗡的,找了半天没看见“跳过”按钮在哪。领导看了肯定说:“有格调!” 用户看了心想:“流量不要钱?”
四、比来比去,头都大了
看完一圈,感觉脑子浆糊了。把查到的这些案例截图往笔记里一贴,下面开始瞎比划:
- 讲故事型:优点是流程顺溜,体验缺点是内容一多就臃肿,用户没耐心。
- 刷屏活动型:优点是传播快,裂变猛;缺点是容易被屏蔽,花样玩多了用户不买账。
- 卖货型:优点是目的贼直接,转化快;缺点是太像广告,吃相难看。
- 秀产品型:优点是展示效果缺点是费流量费性能。
- 汇报型:优点是信息量大够官方;缺点是容易做得像黑板报。
- 游戏互动型:优点是用户爱参与;缺点是开发麻烦平衡难。
- 装X型:优点是看着确实牛逼;缺点是费钱、可能脱离用户群。
自己叨咕半天,发现根本不存在“最好”的。就跟买鞋一样,合不合脚得看场合,看用户,看你自己兜里几两银子。客户要是就想卖货,非搞个全3D装X型,钱花了用户找不着“购买”按钮,那不是傻么?反过来想搞品牌调性,结果页面里塞满“立即抢购”“跳楼价”,也掉价。
弄完一看表,好家伙,半天过去了。我把这堆对比笔记往客户邮箱一发,附了一句:“老板,您看您主要想干嘛咱别瞎折腾,对症下药呗!” 完事儿。选哪个?自己合计,别问我,问就是看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