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琢磨着能不能拓展一下自己的内容分享方式,就一拍脑袋决定试试搞个公众号。以前写东西都是在小圈子里发,没人看,挺憋屈的。
为啥突然想搞公众号?
挺简单的,朋友一直说公众号流量大,还能赚钱。我就上网查了下,发现一大堆平台可选,比如微信自己的平台、还有别的几个工具。我挨个点开看了看界面,感觉微信那个最顺手,界面不花里胡哨,注册也快。选它主要是因为这玩意儿太普及了,随便谁都能打开看。
一步步注册和设置
我先打开微信的官网,找注册入口。填了基本信息,名字、介绍啥的。起名挺头疼的,试了几个“干货记录”之类的,都被占用了。随便起了个名,没想到通过了。接着上传头像,我挑了张自己随手拍的照片,丑是丑了点,但真实。验证环节挺烦人,得扫二维码,手机还卡了一下,等了几分钟才搞定。
设置菜单我一点一点摸索着来。加了个主页菜单,链接过去是自己的内容列表。又加了联系方式那块,方便读者留言。这里出个小插曲:放的联系邮箱打错了字母,还是朋友提醒才发现,赶紧改掉。整个过程花了两小时,但比预期快。
实际开发内容的过程
注册完,我就动手写第一篇文章。主题选了我日常分享的实践记录,模仿我之前的风格。打开编辑器,排版简单拖拽就行,图片上传不卡顿。写了一半,发现没图不行,赶紧找几张老照片加进去。发布前预览,看看排版对不对。顺手设了个定时发送,省得天天盯着。
刚开始发的内容没人理,有点泄气。但坚持发了三四篇后,后台提示有评论了。几个热心读者提建议,说我内容太干巴巴的,加点互动。我就加了个小投票功能,让读者选下次分享的主题。结果一下多了几百点击。
踩坑后发现的优势
头几周闹了些乌龙。一次上传视频忘了检查格式,直接挂了,读者吐槽连天。我气得跺脚,但修好后学会了批量转换技巧。平台的好处就在这儿:自动备份,出错也能回滚。整体下来,优势我总结了几个点:
- 用户多到炸,随手一发就有人看,再小众的内容也找到知音。
- 操作傻瓜式,不用学编程,点几下搞定发布和管理。
- 数据反馈快,后台直接显示点击量评论数,调整方向不瞎猜。
- 还能玩点花样,搞投票发福利,粘住读者就靠这些。
维护成本低,我平时就花几分钟扫一眼,不像APP那样得雇人折腾。
为啥说服你也试试?
整趟试下来,我爽翻了。刚开始怕难上手,实际跟发朋友圈差不多。现在我的文章动不动就上千阅读,比之前窝囊强多了。门槛低得惊人,就算零基础,按我法子一步步来,两三天就入门。我还在平台上赚了点小钱,广告分成够吃几顿饭,不试真的亏大。相信我,去搞一把,不爽就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