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摸索的时候
那天刷手机,正好看到有人在问成都哪有靠谱的AI培训,学费好几万吓我一跳。心想这玩意儿真得花大钱才能摸到边吗?我自己也是个小白,工作跟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纯粹是兴趣加怕被时代甩下,就琢磨着能不能自己捣鼓。决定试试看,就从家里那台老电脑开始。
第一步:找门路
网上搜“零基础 学 AI”,信息多得能把人淹死。我啥也不懂,那些术语看得眼晕。干脆找那种标明了“新手友好”、“实战带做”的课。价格太高的直接跳过,先捡那种几十块、一两百,评价还行的买了一套基础视频来看,想着试试水。
真动手才发现坑不少
一开始信心满满,结果装个环境就差点把我劝退。跟着教程来,一会儿缺这个包,一会儿那个软件版本对不上,报错看得人头皮发麻。折腾了俩小时,终于把那个运行代码的小黑框给弄好了,结果运行第一个例子就卡住。后来才发现,是把一个安装目录的名字写错了,一个空格害死人!这事儿让我明白:学这东西,耐烦比聪明重要多了。
- 电脑配置不行就是慢:我那笔记本一跑代码就跟拖拉机似的,等结果等到怀疑人生。
- 看教程像天书:老师演示的时候行云流水,自己敲同样的代码,十有八九报错,到处查为
- 没人问最抓瞎:卡住了只能硬着头皮去搜索,或者到群里厚着脸皮问,有时问得不对还被怼。
硬着头皮跟课程
选的课程是从画框框开始的,就是教电脑看图片认东西。第一个任务很简单:让电脑认出我手写的数字是“7”还是“8”。看着教程提供的现成数字图片,跟着敲代码,第一次运行,看到它认出个“7”来的时候,那感觉,爽翻了!虽然那图片干净得不像现实世界的东西,但也算开了个头。
接着课里就加难度了,搞更复杂的图片,教电脑认猫猫狗狗。我搞了个国外数据集,里面的猫狗照片拍得是真好看。但按课里教的模型跑完一看,测试结果差点意思,好多都认错了。老师教了要调整参数、换换模型结构。我试了几次,感觉像在拧收音机旋钮找信号,偶尔调对了效果就上去一点,但大部分时候都是瞎试,效果还是不理想。这才知道为啥现实里用这玩意儿不容易。
试着弄点自己的东西
基础课走完一遍,就想着用点本地的照片试试。正好手头有上千张在成都植物园拍的花花草草照片,乱糟糟的。按教程的方法,先是手动分类,折腾了好几个晚上贴标签。然后用稍微复杂点的模型训练,跑了一晚上才出结果。模型效果,只能说凑合,它能认出郁金香,但把白色菊花认成蒲公英好几次,一看就是训练量不够,花的姿态变化太多了。
折腾完的几点想法
- 别指望报个班就上天:入门可以,真要靠这个吃饭,后面要啃的东西还多着,培训班那点东西也就让你知道哪边是北。
- 没电脑玩不转:老机器是真跑不动,后来一狠心换了显卡,训练快多了。没点投入,光跑代码等结果就能耗光热情。
- 坚持才有戏:刚开始新鲜,中期碰到困难就容易放弃。我那花识别项目,卡在数据分类那会儿真想扔键盘。
- 别跟风:光听人说AI多挣钱就冲,没点兴趣顶着,后面每一步都像爬山。
现在想想,这几个月就跟学一门新手艺似的,吉他爬格子好歹有声响,AI跑通了也就屏幕上蹦出几个字或者打个勾。但每次弄出点小结果,那种“它按我的意思动了!”的兴奋劲儿,跟当年学会新歌差不多。
要说现在多厉害?那真没有,还在门外溜达。但至少能跟人唠几句了,知道这玩意儿大概怎么回事,也晓得自己要补哪些窟窿。学这玩意儿,就跟长跑一样,重要的不是起步多快,而是能一直跑下去。打算继续刷点项目,把那个花分类再优化下,看看能不能教它认点成都街头的特色小吃摊?想想也挺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