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哥们突然微信轰炸我,说新店快装修好了,急着要个官网撑门面。我寻思这玩意儿不是随便找个公司套模板就完事了?结果被现实啪啪打脸。
第一步:懵逼现场踩大坑
直接打开浏览器搜“做网站的公司”,好家伙,跳出来一堆广告看得我眼晕。随手点进第一家,客服立马弹窗跟狗皮膏药似的粘着我,张嘴就吹“国际团队”“高端定制”。我试探性问了句“我想在首页加个预约按钮要多少钱”,对面立马开始飙专业术语:“这个要整合API接口实现数据交互模块...”听得我脑瓜子嗡嗡响,赶紧关窗口跑路。
第二步:死磕口碑排行榜
这回学乖了,专门翻网友评价。半夜三点钟刷着手机做笔记:
- A公司:设计图确实好看,但老客户偷偷跟我说改个字体颜色都要算钱;
 - B团队:客服响应快得像机器人,结果签完合同才发现对接的设计师换了三茬;
 - C工作室:价格便宜得吓人,翻他们案例发现七八个餐馆官网长得跟多胞胎似的;
 - D机构:自称十年老店,搜工商信息才发现注册才两年;
 - E品牌:朋友圈天天晒加班图“为客户拼命”,细看合同写着拖工期不赔违约金。
 
第三步:真人肉搏测试
挑了口碑前五的挨个约面谈,现场就跟鉴宝节目似的:
让A公司当场演示改图,设计师握着鼠标抖得跟帕金森似的;跟B团队要近期案例联系方式,对方突然开始“商业机密”警告;最绝的是C工作室,我说想参考某竞品网站的交互效果,小伙儿直接打开淘宝指着30块的模板:“哥你看这套改改行不?”
第四步:歪打正着捡到宝
正抓狂时刷到个冷门帖子,楼主吐槽自己找的小公司“太较真”。好奇点进去看细节:为个按钮位置较劲三天,后台操作录了20个教学视频,半夜两点收到修改稿邮件。我直接顺着网线摸到他们官网,发现公司简介里竟然写着“禁止接急单”。
咬牙付了定金,结果头三天光确认需求就开五次腾讯会议。设计师拿着我哥们店里拍的照片非要重拍:“餐具反光影响整体色调”。气得我哥们直吼“你们做网站还是开影楼?”,但成品出来后这货默默把尾款打过去了——手机上看排版都像杂志内页,预约系统居然能自动避开店休日。
唠叨点大实话
挑公司千万别信花架子,我总结了个土办法:
- 要三个月内刚交付的案例,直接联系甲方问售后;
 - 合同里必须写死“中途换人赔双倍”;
 - 别听销售吹牛逼,直接让技术小哥现场改稿子;
 - 越是把“快速建站”挂嘴边的越要躲远点。
 
现在我哥们天天显摆他的网站,昨天还嘚瑟:“对面商场官网花了八万做的,还没老子三万块的顺眼”。至于那家较真小公司?老板刚通知我下个月涨价,原因是“给每个设计师配了防脱发套餐”...
对了,结尾插播个彩蛋:上周去他们办公室送奶茶,发现厕所贴满客户感谢信,最醒目的是厕所门背后用马克笔写着——“第43次拒绝给客户做飘落樱花特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