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拾硬盘发现大学时候做的网页文件,突然手痒想重温下Dreamweaver。结果安装完打开直接傻眼——这界面跟我记忆里完全对不上号!行,既然答应了粉丝要做零基础教程,干脆把自己重新摸索的过程记下来。
安装就给我当头一棒
官网下的安装包运行后,进度条卡在78%死活不动。等半小时没反应直接强制关机,重启发现桌面多了个废图标。重点来了:千万别学我暴力操作!老老实实用安装程序的卸载功能清掉残余,重新安装时关掉某60卫士才成功。
瞎子摸象式起步
打开软件那叫一个懵,满屏英文按钮看得头皮发麻。右上角放大镜搜"Language"切中文,这才看见"文件"菜单。新建HTML时弹窗让我选文档类型,手一抖选了XHTML 1.0 Transitional,后来才发现普通网页选HTML5就行。
被可视化编辑器骗了
看着左下角"设计"视图乐呵呵拖拽图片,结果保存后用浏览器打开全乱套。原来忘做关键步骤:
- 先点菜单栏"站点-新建站点"
- 在"高级设置-本地信息"填网站文件夹位置
- 把图片素材都扔进这个文件夹才正常显示
折腾三小时才搞明白,可视化操作全是糖衣炮弹。准备插入表格时又栽跟头——在"设计"视图点了插入按钮,实际生成的代码比老太太裹脚布还长。切换到"代码"视图手动敲<table>反而清爽多了。
意外发现的偷懒技巧
找插入视频功能时歪打正着:在右侧面板点"资源"标签,把本地视频拖进去生成资源库。对着文件名右键复制路径,粘贴到视频代码里比官方教程教的简单十倍!早看见这个方法前面就不用熬到凌晨两点了。
栽在发布上
兴冲冲想传到虚拟主机试试,在"站点设置"填FTP信息时把端口21写成210。点了连接按钮毫无反应,还以为软件又崩了差点砸键盘。转头泡碗面的功夫突然看到角落有个超小字体的"测试"按钮,点完跳出提示框才知道端口填错了。
忙活到半夜总算把学生时代的网页改改传上线了。闺女早上看我电脑开着乱戳空格键,页面代码里突然多出二十行空白符... 好了不说了,现在得去幼儿园接她了,改天再聊调试CSS的吐血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