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闲着没事翻自己收藏夹,突然瞅见一堆乱糟糟的 UI 案例截图,心想这堆东西吃灰不如掏出来盘一盘。正好最近做项目卡壳,找点灵感呗!说干就干。
第一步:瞎翻瞎找,漫无目的
先打开浏览器收藏夹,里面塞满了平时逛设计社区随手存的网页。啥类型的都有,电商的、工具的、社交的……跟个垃圾堆似的。鼠标滚轮哗哗往下滑,眼睛都看花了,也没看出个所以然。这不行,纯属浪费时间!
第二步:逼自己定方向,不能乱看
干脆把网页全堆到桌面,铺满!盯着屏幕发了半小时呆,突然一拍大腿:最近做的项目不就是个工具类后台吗?先看工具型网站!目标明确了,瞬间清爽。咔嚓咔嚓把社交类、游戏类的一股脑塞回文件夹,桌面上就留了五六个工具平台的界面截图。
第三步:抄起小本本,开始“找茬”
这回不傻看了,抓起笔和本子,直接把自己当用户。打开第一个网站后台,假装要新建个任务。诶?创建按钮藏哪去了?找了半分钟才在页面右上角小角落发现它,气死!立马在本子上写:“重要动作要显眼,别让用户玩躲猫猫!” 接着试了试批量操作,勾选三个项目,结果页面上方冒出来个半透明的操作栏……这个设计倒是挺妙,不打断浏览!赶紧记下:“批量操作别占地儿,动态出现更聪明。”
第四步:拆解“别人家”的信息摆放
翻到另一个数据平台的首页,密密麻麻全是图表。看着晕?不,人家做了分层!凑近了仔细瞅:
- 标题字体大粗黑,老远就知道这图是干啥的;
- 关键数字用色块衬底,绿涨红跌一目了然;
- 次要参数字体小一圈,缩在角落不抢戏。
回头想想自己堆数据的界面,简直一锅粥……默默在本子上写:“层级!层级!重要信息必须跳出来!”
第五步:偷学颜色和空间的小花招
打开一个项目管理工具,发现它用颜色用得贼克制。整个页面基本是灰白底,就几个地方用了主题色:
- “未开始”任务卡浅灰
- “进行中”贴个醒目的黄色小标
- “已完成”直接整个卡片变淡绿
视觉上不用费劲就能快速定位状态。还有空白地方特别多,表格行距够大,看着不憋屈。记一笔:“颜色只干关键的活儿,留白多,心不烦。”
第六步:半夜灵光一闪,开电脑改稿
合上本子准备睡觉,脑子里还在转白天看的案例。躺床上琢磨:为啥那个筛选功能我做得跟迷宫似的?人家就用了个下拉框+标签组合,选完条件直接挂一排标签在上面,随时能删掉!醍醐灌顶!凌晨三点爬起来打开设计稿,哗哗把原先层层弹窗的筛选器删了,照着灵感一顿改。第二天给产品经理看,他眼睛一亮:“哎这回找路不迷了!”
总结这回瞎折腾的经验:
- 乱看不如定方向:大海捞针捞不到,带着问题找案例才有用;
- 动手记笔记才不走神:光用眼睛看?看完就忘!
- 拆解细节有门道:为啥人家的按钮你爱点?颜色怎么帮你一眼看懂状态?拆明白才算学到手;
- 灵光一闪赶紧抓:半夜的脑洞最珍贵,爬起来改!
回头看看改完的设计稿,确实清爽不少。最大的体会?好的UI不是让你“哇”一声,而是让你“嗯~真顺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