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想转行做AI产品经理,总觉得这行挺火的,可自己啥都不会,网上看了几篇帖子越看越迷糊,心一横就决定报个培训班学学。这念头来得快,动作也麻利,第二天就掏出手机,噼里啪在搜索引擎里敲“AI产品经理培训班”,结果蹦出来一堆广告,什么“一个月速成”、“保你高薪”,看得我眼花缭乱。
刚开始我以为随便挑一个就成,可点进去一看价格,有的要一万多,有的只要几千块,心里犯嘀咕了:这不是瞎蒙吗?我硬着头皮往下点,加了几个客服微信,对方一个劲儿催报名,说名额快没了。我试听了一节直播课,那老师讲的东西干巴巴的,和实际工作不沾边,听了几分钟我就想打瞌睡。这下我慌了神,培训班怎么选?总不能花钱打水漂。
比较过程一波三折
一琢磨,我决定老老实实动手比比看。我下载了几家APP,挨个注册账号体验。
- 第一步查口碑:我跑去论坛和同学群问了一圈,结果踩个大坑。有人跟我说某个培训班贼便宜,结果一看评论全是托,好多老学员吐槽“学完屁用没有”。我赶紧记小本本上:别光听广告词,一定看真实反馈,尤其差评多的直接pass。
- 第二步试听内容:我特意选了个周末,宅在家试听了三节课,有个课程讲AI模型设计,老师一开口我就懵了,全是术语听不懂。另一个课程讲产品实操,老师拿真实案例拆解,我立马就能上手模仿。这是关键指标!内容实用最重要,那些华而不实的都得扔。
- 第三步聊老师:我不死心,又私信几个学员问老师背景。有个班吹“资深专家”,结果一问,老师才入行一年,纯纯忽悠;另一个班老师是真在阿里干过的,干货多。我记下心得:老师资历得实打实,证书啥的都是虚的。
比较了一礼拜,我脑壳都大了。锁定两家,价格都差不多一万块。我翻开本子对照关键指标:一个口碑好但内容偏理论,另一个实操强但老师经验一般。纠结得头发都快掉光了,干脆拉个Excel表打分。内容占比40%,老师30%,价格20%,反馈10%。一算分,结果清晰了:选实操强的那家!
报了名之后,整个学习过程倒挺顺利。我坚持每天打卡听课,三个月下来真学到东西了,现在能独立搞个小项目。回头看,这趟折腾没白费,关键指标帮了大忙,不然我这瞎猫碰上死耗子,钱包早扁了。总结一句:培训班不能急,拿这些指标慢慢筛,省心又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