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折腾网页差点给我整崩溃了,本来想着套个现成模板省事儿,结果改个按钮颜色都得翻半天文档,这哪叫设计分明是解谜游戏!气得我直接掀桌子重来,干脆自己撸代码从头写。
一、翻出吃灰的源代码开搞
在硬盘角落里扒拉出三年前写的个人主页源码,好家伙注释都长毛了。把扔进编辑器,开头就给我当头一棒:当初为了炫技搞的彩虹渐变文字,现在看着跟村口理发店霓虹灯似的,土得掉渣。立马按住Ctrl+H把花里胡哨的动画全删了,改成简简单单的纯黑标题——清爽!
二、手机屏幕把我教做人
电脑上看着挺美,结果用手机一打开:导航栏挤成俄罗斯方块,文字小得要用放大镜看。骂骂咧咧打开CSS文件,找到@media那几行代码就开始魔改。把像素单位全换成vw/vh,侧边栏改成手指头能戳中的大按钮,调了二十多遍才让表格不在屏幕上跳舞。把手机平板电脑全摊桌上测试,愣是搞到凌晨三点。
三、缝缝补补又三年
最爽的是改功能跟拼乐高似的!想给博客列表加个阅读进度条,以前用模板得求爷爷告奶奶找插件,现在直接在自己写的JavaScript文件里咔咔加代码。30行搞定拖拽效果,还顺手把过期文章自动打上“考古”标签。改完顺手更新了Git仓库,感觉自己像个老裁缝改旧衣服,哪儿破补哪儿特顺手。
捂了半年的三大心得:
- 改东西像玩橡皮泥——颜色字体随便捏,不用看模板开发商脸色
- 手机电脑通吃——自己调的响应式比模板死板的适配强十倍
- 功能迭代像搭积木——新功能直接塞代码里,不用怕插件冲突
虽然调CSS调到眼冒金星,但看着加载速度飙到飞起,也没有乱七八糟的第三方脚本拖后腿。值了!下次谁跟我说“用模板多省心”,我反手就把这坨源代码拍他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