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被裁员那会儿,我就琢磨着学点AI培训的东西。当时刷招聘软件一看全是什么AI工程师、机器学习岗,工资开得老高,可自己屁都不会。寻思着先找点免费资源试试水呗。
1. 第一步:直接抄家伙上搜索引擎
打开浏览器就输入“怎么入门AI培训”,结果蹦出来几千页教程。我随便点开个标题最唬人的《三天学会人工智能》,跟着教程鼓捣那个叫Jupyter Notebook的东西。光配环境就折腾了仨钟头!不是缺这个包就是少那个库,气得我直接重装系统。这才弄明白原来好多教程用的Python版本跟我不匹配,纯属坑人玩意儿。
2. 第二步:翻电子书找门路
半夜睡不着爬起来,翻出压箱底的《机器学习傻瓜书》。看着那些算法公式跟看天书似的,第二章讲什么线性回归的时候,我盯着房价预测的案例发愣——这玩意儿跟我厨房炒菜的火候有毛关系?直接翻到实战章节,照葫芦画瓢敲代码。结果电脑风扇嗡嗡转得像要起飞,跑出来的房价预测比我们小区实际价格高一倍!
3. 第三步:偷师免费网课
在B站找了个点赞十万的AI课,那老师讲课跟说相声似的。讲卷积神经网络时举例子:“就像你妈认人脸,先看眼睛鼻子再拼整张脸”,我扑哧笑出声。跟着动手训练识别猫狗图片,刚开始把哈士奇全认成狼,调整了三十多次参数才勉强分清。笔记本显卡烫得能煎鸡蛋,死机了四回。
4. 第四步:跑去论坛当舔狗
卡在TensorFlow报错的时候,厚着脸皮去专业论坛提问。发帖俩小时没人理,在深夜蹲到个大神回复。人家甩过来三行代码,我试了半小时才发现自己把英文逗号输成中文的了。后来混熟了才知道,论坛里藏龙卧虎,有中科院的博士在里边潜水。
5. 第五步:拿自己开刀练手
想搞点实际的,就把家里十年的水电费账单扫描了。用刚学的Pandas库分析,发现夏天电费飙升的峰值跟我开空调打游戏的时间完全重合。后来训练了个预测模型,结果下次缴费日居然真蒙对了八成!老婆夸我终于干了件人事儿。
6. 第六步:教别人来巩固自己
上周给丈母娘家装了个能识菜的AI程序。二老举着手机拍黄瓜番茄,我坐旁边现教:“妈您得把菜放白光底下,阴影太重它认成茄子了!”讲着讲着自己突然开窍——这不就是卷积层的图像预处理吗?比看书明白多了。
现在回头看看,这六个月踩的坑比写的代码还多。但用这六个土方法硬啃,居然真接了个小公司的数据分析私活。昨天他们老板还问能不能做个智能排班系统,我表面稳如老狗地答应,心里慌得立马翻书查资料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