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刷手机看见个AI画图工具推送,手痒想试试新功能。这周正好要画产品概念图,想着偷个懒让AI勾线稿试试。
准备工作
电脑开机第一件事不是喝咖啡,是直接点开绘图软件。先扒拉出来去年拍的陶瓷素坯照片,挑了三张不同角度的:
- 正面带手柄的马克杯
- 侧面有裂釉纹的盘子
- 四十五度俯拍的茶壶
用脚趾头想也该知道,AI对陶瓷的反光处理肯定翻车。
第一次翻车现场
吭哧吭哧把照片拖进AI工具里,参数瞎调一通选了"工业设计线稿"。生成完差点把保温杯打翻——马克杯手柄接缝处直接长出了章鱼触手,盘子的裂釉被AI理解成碎瓷片,茶壶嘴干脆消失了。
不死心又跑了两次,结果更离谱:杯子变成多边形战士,盘子线稿缠成毛线团。
手动教AI做人
抓着头发出门猛吸两口冰美式,回来开始拆解步骤:
- 用红色马克笔在照片上涂出要保留的结构(专门避开釉面反光)
- 拿蓝色给AI圈出必须忽略的阴影区域
- 把"简洁线稿"的权重拉到80%
生成时手都在抖,结果茶壶这回居然有了完整的壶盖钮!虽然把手还有点歪,但至少能看出是杯子了。
意外发现偷懒技巧
搞到第三次突然开窍——干脆让AI先做3D模型再自动转线稿。这招对茶壶贼管用,壶嘴曲线一次到位。倒是那个裂釉盘子始终搞不定,老老实实自己拿钢笔工具描了十分钟。
下午把成果图甩到项目群,同事还夸线条干净。心里虚得很:靠AI勾线就像让熊孩子拿毛笔,得提前在宣纸上打好格子才行。省下来的三小时全花在跟AI斗智斗勇上了,你说这算赚了还是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