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接了个私活,帮朋友公司做官网改造。本来想着专心搞设计就行,结果第一步选外包公司就栽了大跟头。今天掏心窝子说说我用真金白银买来的教训。
被销售忽悠瘸了
刚开始找了家广告打得贼响的A公司,销售小哥舌灿莲花,说什么“三天出稿”“不满意全额退”。我心想这效率可以,立马签了合同。结果第二天人就失联了,拖到第十天才发来个模板套的首页,连LOGO位置都是歪的。朋友客户催得急,我熬夜自己重做才赶上 deadline,五百块定金直接打水漂。
血泪嘴皮子越溜的越要当心!现在我的土办法是:
- 要求直接和设计团队开腾讯会议
- 死磕他们电脑屏幕当场改稿
- 定金最多给10%
合同挖坑差点要命
第二次学乖了找了本地小工作室B,看他们案例挺实在。结果验收时傻眼了——合同里居然藏着“素材版权另算费”的条款!客户用的产品图要收八百一张,光图片钱就得多付两万。气得我当场拍桌,付了五千违约金才脱身。
现在签合同我拿放大镜看三遍:
- 把字体/图片/视频授权白纸黑字写死
- 改稿次数限定十次内
- 尾款必须写到80%以上
贪便宜吃大亏
最坑的是第三次。看到某平台C公司报价只要五千还送小程序,立马心动下单。结果交付的代码跟马蜂窝似的,手机打开排版全崩。更绝的是后台用中文写注释,程序全是谷歌翻译的英文变量名——"用户名"写成 "use people name",我直接裂开。重做成本比报价还高三倍。
现在选公司必做三道测试:
- 让他们现场打开做过的网页
- 手机4G网络加载速度掐表测
- 后台账号登陆看是不是拿开源系统糊弄
选外包这事儿真别信什么行业标准,上周刚听同行说被某大厂坑了三十万。核心就仨字:亲自盯!从改第一行代码到传服务器压缩包,眼睛焊在屏幕上才最稳当。钱在谁口袋里谁才是大爷,这话糙理不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