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朋友圈看到有人发2025物联网设计大赛报名链接,正想点进去,突然想起前阵子有哥们儿被钓鱼网站坑过报名费。我这暴脾气立马就上来了,不行,今天非得把这事儿整明白,看看怎么才能确定这官网是真是假,顺便给大家记个流水账。
第一步:直接扒拉主办单位名头
我先找到那个大赛名字,“2025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听着挺官方?转头我就去搜去年和今年的新闻。一查真有!就今年8月那会儿,贵州大学确实办了华中西南赛区的决赛,新闻稿里写得清清楚楚,有大学副校长讲话,还提到了组委会里华中科大教授的名字,一堆高校都参加了。看到这些白纸黑字的报道,心里稍微有点底了,这比赛本身应该靠谱,不是瞎编的。
第二步:跟官网的“身份证”较劲
关键来了!找到那个所谓的报名网址后,我没急着点,而是把它复制下来备用。然后直接打开工信部那个官方的域名备案查询系统(名字太长就不打了,就是管网站备案那个)。戳开他们的查询页面,抡起键盘就把那个网址的域名输了进去。
好家伙,结果蹦出来了!域名确实有备案,主办单位名字也跟新闻里提到的组委会一致。但这还没完!想起网上看的科普贴说过,骗子也会偷真备案来造假网站。我赶紧来回对比:备案信息里的主办方说是“某某组委会”,网站上有没有体现这个身份?网站上挂的指导单位、承办单位信息,跟新闻里说的是不是一伙人?比如新闻提到分赛区在贵州大学办,网站上有相关通知或者链接指向贵大不?我翻了好几页,确认主办方、比赛名称、新闻里提过的合作高校信息都对得上,这才算勉强过关。
第三步:让搜索引擎当“照妖镜”
我心里还是不踏实,怕这备案是真的但网址被仿了。于是把那串网址又复制下来,丢进最常用的搜索引擎。摁下回车——唰!出来一堆结果!不仅有官方网站自身的链接,还有很多高校发的参赛通知、新闻网站的报道、论坛讨论贴啥的,全都指向同一个网址。这我就放心多了,要是假网站,搜索引擎基本搜不到啥正经信息,或者干脆屏蔽收录,查不出个名堂。
第四步:掏出反诈APP再“扫雷”
一步,我祭出手机里吃灰的国家反诈中心APP(别笑,关键时候真得用)。点开APP,找到“风险查询”那个功能,把备用那串网址又粘贴进去检测。等了几秒,显示“未发现风险”。这要是碰到已经被举报的钓鱼网站,反诈APP立马会跳出来警告。这一步算是给前面上的三层保险,图个彻底安心。
一套流程折腾完,我确定这官网是真的,才敢点进去报名。现在骗子花样太多,连比赛官网都敢伪造,尤其这种要收报名费或者填敏感信息的。哥几个要是看到类似链接,千万别手一抖就点了,多花几分钟按这法子过一遍,能省不少糟心事儿!